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541章 分家的建议

第541章 分家的建议(3 / 5)

便的也是他们自己。

于是,蔡璨等人合计了一番后,道,“大总管,这一条,我们几家,也可以答应。”

孙享福闻言,点了点头,脸色这才好看一些,又道,“再有一点,就是你等地方大族,不可再抱团欺压其它小户百姓,尤其是今年冬天,可能有百万以上的外来工人,来到荆湖之地帮忙筑垸开田,你等需要尽可能的配合朝廷政策,为这些工人大开方便之门。

要知道,人口留住了,财富自然也就来了。

咱们用什么留住那些外来的人口?

唯有靠肥沃的田地,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一点做好了,长远来说,对于你们利益,甚至比做好垸田基础建设,还要更大,因为,有了人口基数,你们才能更大范围的雇工,去做大产业。”

要说这里能将北方地区的百姓都留下来,倒也未必,因为北地的百姓不穷,他们的青壮群体的年收入,都已经达到了十五贯以上,一户算两个青壮,那也是三十贯以上,总体来说,是目前在垸田里面种田的百姓要高出一些的。

但是在孙享福来说,整个山南道地区的人口,还是太少了些,连百万户都没有,自己筑好了那么多垸田,给谁耕种呢?

所以,他和武士彟合计之后,觉得迁大部分已经适应了耕种的原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地的百姓过来,比较靠谱一些,毕竟,那边现在的人口总数,差不多有三百多万,迁个几十万过来,能够缓解当地耕地资源的问题,不过,他要是从政策方面强行入手迁这么多人,张公瑾肯定是不太愿意的,毕竟,现在那边都是在他安东大都护府治下,他也要搞建设,发展经济。

所以,只能想一些别的办法,那就是让那些百姓,自愿的迁过来当地的落户,这就需要这边有好的环境,和好的政策来吸引他们了,这方面孙享福其实早就已经想到了办法,得等到了冬天,人调过来的时候,再执行。

“这一条,我们几家自然是答应的。”孙享福这一段话说完,蔡璨几人,都不需要商量,就满口答应道。

此时,他们才知道,孙享福说的条件,也未必都是让他们出血受损失的,同时,对于孙享福搞民生经济的能力,多了一些认知,大唐论生发之能,无人能出其左,这话他们现在是信了。

“最后一条,我说的,只是对你们各家的建议,不要求你们非要做到。”

“大总管请讲。”

“我个人觉得,想你们各家像这样,将所有族人聚集一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