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武媚娘的天性(3 / 5)
且,大比的具体开幕时间,被定位八月初八,整个比赛时间,应该在九月中旬之前结束。
而孙享福,则是需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收割垸田里的稻谷,并且种植下第二季秧苗之后,再带着山南道的几个代表团,前往定襄参赛。
农历的六月初,正是阳历的七月中,由于传统稻种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倒是比孙享福预计的成熟期迟了近一个月,不过也基本不影响他的行程,而且,在有大量的灾民劳工可被其调用的情况下,三万五千亩地,只是用了两天时间,便收割完毕,并且打了出来,摊在水泥晒谷场上晒了两天,基本就达到了入库标准了。
“这一季的稻种,只是作为杂交稻种的基础,我要求的就是颗粒大,米粒饱满,至于产量,你入库的时候称一下,报给我个数就行,让稻种遗传基因通过杂交得到提升,从而推高产量,是在第二季以后,逐步开始的。”
孙享福计划用四年,共八季的种植周期,杂交培育出一种高产杂交水稻粮种,然后,用多块垸田,循环的使用四进制种子管理技术,保持水稻种子的优良性,再用四年时间,进行第二轮杂交繁育培植,将其推到传统杂交种子繁育技术能够达到的产量极限,以后,再专门在农部设一个种子机构,向所有农民百姓提供高产稻种。
所以,第一季的稻谷产量,其实他并不放在心上,甚至,特意要求农部的官员,组织百姓们将其晒干之后再称重,他只是在不断的用放大镜观察各地送过来的各种类型的稻种,看看这些稻种所产出的稻谷的一些特性,他知道,这里面,甚至还有许多是野生水稻的稻谷作为种子种植出来的稻谷,其谷粒形状,都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像后世的南方稻米,显得细长,东北大米,则粗短胖,中部地区种植出来的稻米,即没有南方大米的长度,也没有东北大米的饱满度,其稻谷颗粒更加偏椭圆,孙享福光是从稻谷外型,便发现了好几种产自各地稻种的差异。
“尚书大人,您不在意产量的问题,百姓可是在意的很,这几天,他们都不止一次的问我们,今年这稻田里的产量,到底是多少,据他们说,比去年看上去,应该高的多。”杜构并不懂得孙享福在研究些什么,接话道。
高肯定是高一些的,因为整田的方法更科学了,发种苗的方法,田地的肥力,排灌的力度,除草,除虫害的强度,等等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打理田地的时候能比的。
好消息,能提振百姓信心,孙享福闻言,手头上的放大镜继续观看着各种稻谷颗粒,嘴里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