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对吐蕃的布局(4 / 5)
益,他们也需要向李承乾妥协,以保障禄东赞的安全。
因为,作为吐蕃势力最大的家族,他们与赞普松赞干布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在他们的眼里,禄东赞的性命,肯定是高于松赞干布的利益的,他们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和谐,几十年后的钦陵,就是死在了松赞干布的重孙器弩悉弄的手中。
事情谈成了,李承乾关注的重点,就立即转移到了游玩上面,他之所以等了半个多月才对吐蕃的事情做出处置,自然是因为他去信问了孙享福,所以,在接下来的游玩之中,李承乾还跟赞悉若兄弟以闲聊的方式,说了很多看似帮助他们发展,实则是实现大唐对吐蕃的长远布局的事情。
比如,李承乾让他们兄弟在进藏的数条道路上,开设可供休息的客舍,提供一些食宿服务,这样,他们就可以赚取大唐过路商贾的钱,而他们回去之后,要是真的按照李承乾说的做了,确实会给他们自己的家族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有了这种便利的服务,就会让更多的商贾进入高原,最终得利的会是谁,很难说,至少短期来看,大唐能从高原上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这种情况久而久之,最终会将吐蕃高原变成一个失去了大唐的商贾,瞬间就会乱套的地方,最终达到让大唐入主高原的目的。
做到这一点,可并没有什么难度,比如,吐蕃盛产的藏药就是大唐所缺的,根据后世的统计,我国的藏药有三千多种,其中,产量较大的常见药的就有三百六十多种,这些药的药效和价值还都比较高,比如红花,紫草,大黄,党参,茴香,山莨菪等,在这个时代的高原上几乎随处可见。
如果,当他们的百姓知道,一斤这些东西,可以在大唐换取几斤的粮食,那么,他们岂能不疯狂的收集下来很商贾们置换?
当然,像冬虫草这样一斤就可以换到百斤粮食的好东西,他们就更加不会放过了,可是,当有一天,因为吐蕃赞普跟大唐的关系不好,让所有的人都没办法用这些东西跟大唐的商贾换粮食的时候,只需要稍微的一点点挑拨,估计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断人赖以生存的粮食,则是不共戴天之仇,那个时候,谁能填饱他们的肚子,他们就会听谁的。
孙享福并不知道李承乾已经很好的按照他与长孙无忌商量出来的计策,完成了任务,他现在,被一封信,搞的有些郁闷。
这封信是从岭南转送过来的,而发这封信的人,是伐那比王国的王子辛克尼,也就是席君买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