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思考和担忧(4 / 5)
,因为活钱,都已经被这些上市的企业,吸走了大半,大家反而期待李世民大力出手,购买自家发行的股票,像王家,如果不是李世民掏六千万贯,买了他们两千万股,他们的股价,绝对到不了四贯多,也就能勉勉强强按照发行家,把发行的股票卖完而已,因为,他们的盘子太大,一下子,就要圈走市场上一亿五千万贯以上的现金。
而像尉迟老黑,程咬金这样的大户代表们,现在手头上都已经没钱了,全都是一堆股票,还不敢大量往外抛,因为没有涨跌停限制,抛的多了,没有人接盘,价格就跳水了,损失的可就是他们。
不过,相比于后世的股市,这个时期的股市,还算正常,一般价格到了净资产的六到八倍,就没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入了,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根据各个家族公布的盈利能力,来计算它的投资回报率,看看自己持有股票,通过多少年分红,可以拿回成本,一般到了八到十年左右,就不会有人买了,与后世动不动几十上百倍的市盈率相比,反倒是现在更靠谱,因为大家买股票的性质不同,这个时代,能玩的起股票的,大多是大户,他们是以投资,拿分红为目的,后世,则是全民参与,以投机赚差价者居多。
当然,改制上市还有一个只有王旭这些世家子们才知道的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瓦解了他们通过借贷经营,把自己的利益捆绑在朝廷身上的目的。
现在,通过股票发行,他们有足够的钱去扩张自己的产业,然而,他们却不敢盲目的扩张了,或者说,不敢做以不是盈利为目的扩张了。
因为,这些经营项目进入股份制公司之后,亏本,大家一起亏,亏的厉害了,所有持股人都受损,到最后,可能将你整个家族都拖垮,背靠了公司,再想推一个人出来背锅,做成坏账,坑钱庄,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整个倒闭清盘。
而且,公司一旦上市了,所有的账目,经营情况,可就受到多方监管了,李世民之所以在各个家族企业都购买一定量的股份,就是因为他要进入这些资产上千万贯的,能左右一个行业的所有公司的董事会,对其经营,保持一定的话语权。
这些谋划,是马周来信问过孙享福,然后建议给李世民的,也是李世民这一年疯狂的收集现金的原因,连几十万贯的购粮款,他都是能省则省,还对外的几笔大宗交易,赚到的现金,可都投到里面去了。
大唐不缺顶尖智者,但缺少足够多的智者,像目前的这些管理体系,以孙享福后世人的眼光看来,有太多的漏洞可以寻,他需要培养足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