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父子谈心(2 / 5)
这样的情况,大唐现在发展的太快了,老百姓,都是奔着利益去的,政策需要跟着实际情况改变,滞后了,就会阻碍发展。
百姓纷纷去到衙门,要求少种田这件事,让朝班上,顿时没有了别的声音,百姓耕种的问题,可是大事,必须得妥善处理好。
李世民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其全部交给李承乾负责。
然之后,趁着冬天农闲,关中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田地重新分配,直接按照百姓的意愿给他们划田,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收回来了近五百万亩田,占关中现有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要知道,经过中下田的退耕运动之后,关中现在可是只保留了上田,这些百姓们,已经骄傲到连上田都不想种的地步了吗?
在各个村落转悠了一阵的李世民感觉到很郁闷,曾几何时,百姓们得几亩自耕田,就高兴的不得了的画面去哪里了?
“父皇,百姓们不愿意种地,其实是好事,证明他们有比种地更好的出路,咱们关中工商业这么发达,百姓逐渐转向工商业,已是必然之势,您无需介怀。”看着在御书房里愁眉苦脸的李世民,李承乾劝道。
现在,一向自负的李世民,甚至有点感觉自己在民生管理方面,有不如李承乾的节奏了,这是多么悲哀,又让人兴奋的事情啊!
“可是,中下田退耕,关中已经空出来过千万亩田地了,现在,连上田也要空出来五百万亩,这些田地,就任由它空着?”
李承乾早就知道李世民看着关中成片的空地会感觉到心慌,于是建议道,“儿臣以为,那些中下田区域,挖湖蓄水,植树造林,起到的作用,未必会比种田差。
另外,上田,自然是要继续种下去的,关中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有好处,所以,臣建议,迁民三十万,补充关中耕种田地的劳力不足。”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他此前,就是有这样的担忧,作为帝都所在,附近不产粮的话,万一地方上有人造反,封死了粮道,关中岂不危矣?
李承乾能想到这一点,着实让他有些欣慰,又开口问道,“三十万?你是说,从耽摩道迁?”
李承乾点头回答道,“是的,咱们关中有足够多的熟手农夫教他们耕种,又有足够多的人口,影响,同化他们,您看看几年前从东北以及各个山区迁过来的少数民族百姓,他们现在和我汉人,还有无区别?
在您的脚下生活,他们能够受到最公正的对待,在关中数百万人的影响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