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提点舍龙(3 / 5)
则,用干燥的大木建造的亭台阁楼,反而更加适合他们这里居住,人长期居住在干燥些的房屋里,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其实,像孙享福设计的那种新式围屋建筑,在云南也十分合适,稍后,在开发种植基地的时候,孙享福就会让此前派驻过来的农学生,按照那样的样式,建筑一些起来,给本地人打个样子,到时候,让他们模仿建造就行。
“我这人比较笨,您还是告诉我,具体该怎么做吧!”舍龙比较直接的承认了自己还是不能完全领会孙享福的意思道。
他要是有那个悟性,就不会三年时间还没有修好一条路,建好一座城了,闻言,孙享福苦笑的摇了摇头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建城的工程停下来,首先在宾川县沿金沙江寻找一个适合修建码头的地方,修建一座可供较多船只停靠的大码头,然后修通一条从大理城前往这个码头的宽阔水泥道路。这样,不管是从蜀中,或者其它地方过来的人,或者建材,还是你们这里要向外出售的特产,都能快速的进出,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能成倍的下降。”
孙享福只是这么一说,舍龙顿时恍然大悟,此前他们往蜀中运东西是怎么在弄?用独轮车,走群山峻岭,甚至还要过索道,不过就是一千多里的路程,却总是要走半个多月以上,而后世过来的孙享福却知道,其实云南的水系是很发达的,有多条大江在境内通过,正所谓大木出南中,这边木料,在宋明清时期,就可以靠着江水的推力,放排运送到长江中下游出售。
金沙江落差最大的地方在丽江石鼓镇往上游段落,到了大理宾川县往下游段,水流已经十分平缓,非常适合行船,只要对水道稍微进行一些梳理,沿江而上能够到蜀中的船只,基本都能够到这里,而只要解决了船运的问题,那么,整个地方就被盘活了。
“还有呢?”舍龙就是再傻,也知道孙享福这些建议,都是金玉之言,能够对云南之地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顿时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还有就是继续修通能够连通蜀中官道的水泥路,并且,不能单向修,让蜀中也开始动起来,向你们这边修,他们那边接受各种工具,建材物资等,比你们方便一些,修起来,肯定比你们轻松一些。”孙享福答道。
“这就没了?”好办法舍龙自然是巴不得多听一些的,见孙享福停住了话头,他一脸失望之色道。
孙享福笑了笑道,“以你们这边现在的生产力,目前能做到这两件事,就已经不错了,其实,你更加需要做的,是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