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2 / 3)
为何?”
“一来,此陛下家事,尽交于一外人之手,难恐其人心思难明,审判不公;二来,渤海王毕竟先帝亲弟,陛下堂叔,身份尊贵,若审理必得谨慎,段司隶才干颇佳,然与此事而言亦稍显吃力;三则,渤海王汉室近支,若无一宗室之人于旁审理,若案情不明,恐宗室沸腾,故尚需有宗室之人在旁,方可无忧。”
三条理由说完,刘宏哑然,不知如何答复。本来受宫中早先得了郑飒、董腾吩咐的宦官影响,他昨日朝会上对于郑、董二人与刘悝联合谋逆一事,不太相信,只以为市井流言。但毕竟此事触及到了他心里最看重的地方,身为帝王的皇权,加上朝堂上舆论覆盖,要求彻查,所以便听了自己亲信宦官王甫的的谏言,命刚刚在抓捕朱雀阙谣言一案甚有功劳的段颎彻查,现在经李咸这么一说,发觉自己于此事而已的确莽撞,有些欠妥。
“依卿之意,此事该如何处理?昨日朝会后,明旨已发,今若改命,恐有失朝廷威严。”
“陛下,依臣所看,此事易尔,只需加旨命陛下信任,正直清名之人于审案时监督,一则渤海王真有大逆行为,事情查出于众人眼里,可堵宫外悠悠之耳,二来此事不假于一人之手,必予公平,无需担忧审判不公。”
“朕已明了,卿无它事,便先退去。”
“诺。”李咸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不再纠缠,便告退离去,更何况他人情已还,此事成与不成最后还得看小皇帝一念之间而已。
李咸走后,刘宏亦感无趣,身旁宫女百般引诱也难让他提起兴趣。心里想着事情,刘宏扔下两女,招呼左右,便向长乐宫而去。
宫殿里,被突然放了鸽子的两个宫女低声叹了口气,本以为今日可以再受陛下恩泽,没想到竟然出了这岔子。
其中一名姓何的宫女,眼神一凛,为这次错失勾引皇帝的机会感到可惜,心里面想着,得再通知兄长,送些财物,让那几个宦官为自己安排机会,同时想及刚才李咸谏言,知道大兄与郭常侍图谋,心道得赶紧将此事告知大兄才行。
却说刘宏去了长乐宫里问安,见了亲母董太后,将太尉李咸所谏之事告知董太后,因两人本来只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若不是窦氏外戚想选个年幼皇帝便于控制,这天子之命还落不到刘宏身上。
登基以来,朝政董太后多加干预,虽然多有不公,但刘宏并未阻拦,一方面在他看来卖官求货,收纳金钱这些都是小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他信任生母之故,此时找她商量也是为了求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