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末皇戚 > 第七十五章 征拜议郎

第七十五章 征拜议郎(2 / 3)

“故吏”。袁氏任郡国守、相者多人,征辟的椽属、幕僚,保荐的孝廉、秀才不计其数,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或者是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故人们又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

不过成也《孟氏易》,败也《孟氏易》,袁氏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因《孟氏易》起家,也因《孟氏易》而亡。盖因《孟氏易》中掺杂有许多神秘主义思想,特别是它与两汉时期流行的图谶结合起来,用异常天象预测人事吉凶,成为后世许多迷信思潮的理论鼻祖。袁家世代沉迷于此书,袁绍的曾祖父袁京曾著有长达三十余万字的易学专著《难记》,袁绍的堂弟袁满来病逝时虽然只有15虚岁,也被蔡邕誉为“明习《易》学,从诲如流”,所以袁家成员的思想无法不受其毒害,后来袁绍、袁术兄弟因迷信而一错再错,最后导致众叛亲离也不无这方面的原因。

朝会日还未到,刘宏的一道旨意便降临了不其侯府。

朝廷以知灾事,征拜伏泉为议郎。

因前番献瘟疫防治之策,今又献灭蝗食蝗之策,使蝗灾稍熄,七州百姓因此受惠,于政而言,伏泉这些计策可谓是大功一件。再加上刘宏有意提拔伏氏外戚,以及其本就为童子郎,普通士人热切希望的举孝廉那一步对他来说反而是累赘,直接被征辟入朝。

闻知此事,伏泉苦笑不得,未想自己于太学好友之中,年纪最小,只与臧洪同岁,却先于他人一步出仕。

既然已经成官了,不举办宴会庆祝就说不过去了,否则自己太学那帮同乡还不闹翻他府上。所以第二日,伏泉便于侯府宴请了诸位好友。

侯府的庭院里,畅怀痛饮,谈天说地,因院里宽敞,微风拂来,不仅感到凉爽,还带走微醺的酒意。院中琴瑟之声荡漾,更有侯府所养舞伎为众人助兴,倒也好不热闹。

“流川这炸蝗虫一味果然妙极,余食之竟寤寐思服,真乃美味也。”说话之人名曰张昭,字子布,乃是徐州彭城人,年初才来太学游学,刚来太学不久,便被以“闻其名久矣”的伏泉上来结识,若不是其乃同乡,当时说不定便逐他离去,毕竟伏泉当时太过失礼了。当今士人社交‘笃交谊’,除非两人皆慕对方,否则欲交友必通过旁人介绍,如若随便上去与人言是极为失礼的行为。

“子布言重了,此小技耳。”伏泉淡淡道。

话音刚落,臧洪那大嗓门又直接道:“何乃小技?而今雒阳城内,蝗虫可谓绝迹,欲食之需以金求?若此为小技,未免太贵也。”

一语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