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幽州(2 / 3)
突然骑马至伏泉身边说道:“汝于朝堂斥辱袁赦,实乃大善,今岁蝗灾波及七州郡县,朝廷疲惫,百姓困顿,实不能战,加之鲜卑国力日强,若汉军不得胜,恐汉境胡人皆思变也。”
伏泉一愣,未想臧旻提及此事,微微思索,便发现臧旻语中有话,试探问道:“世伯是言美稷?”说话时候,手指刚才单于庭方向。
“正是。”
“出了何事?”
“近日匈奴多部落有牧民北逃。”
牧民北逃?逃往哪里?很显然只有鲜卑。
伏泉问道:“可是蝗灾?”
“确实,数月前蝗灾肆虐,并州亦未幸免,草木皆无,无数牧民损失惨重,不能苟活,唯有它途。说来流川所献治蝗之策,真乃大汉百姓之福,若无此策,今时估计草木亦无,往年此时,青草已长至腰间,牛羊尽没其中,人不识也。”臧旻点头道。
“边郡内附胡人,多为精兵良骑也,本应为大汉附庸,为汉军驱使,以为耳目,如今凭白为了鲜卑做了嫁衣,实在可恨之极。”伏泉握紧马鞭恨恨说道。
“不提此事,汝此去幽州需得小心,鲜卑得治蝗之策晚矣,草原千里赤地,牛羊难活,今岁必定继续寇边,为祸百姓,劫掠财货粮食,以补经用,柳城位于辽西边郡,说不得鲜卑速来。汝上任后,需小心为宜,切莫大意。”
“流川谨记世伯教诲。”
翌日,车队离开美稷,再次踏上远行之路,之后路上再未耽搁,一路经太原郡,过中山国,便到了幽州地界。
《周礼·职方》有言,东北曰幽州,即东北之地便是幽州。其与并州一样,皆乃边郡苦寒之地,民风彪悍,亦是一出产精兵之地。大名鼎鼎的“幽州突骑”便出于此,其与凉、并二州骑兵一样,以善战著于内外。
东汉初年世祖光武平定天下亦多赖其功,后来汉末公孙瓒得之凭此与袁绍争夺冀州,巨马水一战大破袁绍。若不是因他擅杀刘虞,得幽州后,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引得州郡汉胡反弹,联合袁绍,才使得袁绍于界桥、龙凑两战大破其军,赖以起家的“白马义从”全军覆没,使其亡胆遁逃幽州,从此龟缩不出,否则天知道汉末北方归属之争要持续多久。
不过,幽州境内亦与并、凉二州一样,多有内附乌桓四散诸郡,其与鲜卑同为先秦东胡部落之一,但是境遇不同,现为大汉附庸,为汉军边境耳目,以供驱使。
九月中旬,车队终于进入幽州辽西郡,从雒阳到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