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2 / 3)
年他是何等英勇圣明,竟也有这番结果,而且别忘了柳城县令可是“伏屠夫”,自己能溜走还好,若是被抓到岂不是自讨苦吃?说不得整个部落还要被伏泉屠了,算了,还是安分些好,免得受无妄之灾。
入了县署,随着小吏左拐右饶,终于到了县署后堂,见到了这位已经可以使郡内诸胡闻其名而色变的县令。看着伏泉年轻还稍显幼稚的模样,乌咽却是相信他会是那夜里下令坑杀两千余鲜卑人的屠夫,不过此时伏泉却在与那位“屠胡勇士”闲聊,乌咽知道他叫关羽。
“云长家学却是《左传》,为何不年少从军?”只见伏泉笑问道。
下首的关羽脸色颇为不自然道:“羽父祖皆为文吏,常劝习书。吾幼时尚武,本欲从军,然父早丧,为其守孝,便弃此念。”
伏泉点头,后世一手执青龙偃月刀,一手握《春秋》的关公像极为深入人心,他亦是如此。当然那青龙偃月刀可以不提,那不过是罗贯中杜撰之物,不足为谈,但武圣爱读《春秋》却是必有此事,本来他只以为这是后来关羽潜心想学所致,现在看来却是想差了。
初时知道关羽家学乃是《左传》伏泉十分惊讶,毕竟关羽有此才学武力,不投军真是可惜,现在听闻其为父守孝便能理解了。大汉以孝治国,父丧守孝乃是人之常理,而关羽又是忠义之人,当然不会行不孝之事。怪不得关羽熟读《左传》却落魄在家,毕竟以其武力,又为三河良家子出身,此乃东汉募兵首选,只要朝廷因战事募兵,他若应募,假以时日必定是一方将军。
这时堂外乌咽随着小吏进来了。
“见过明府。”乌咽用着学到的汉人礼仪行礼道。
“嗯”,伏泉应了一声,然后放下《左传》,示意乌咽起身。随后望向坐于下首的关羽道:“云长,去门外守候,无令不得入内。”
“诺。”关羽放下左传,便带着小吏出了屋。
确定屋子里无人后,伏泉看着面前战战兢兢的乌桓族长,怎能不知其意,哑然笑道:“乌小帅不必惊慌,此番召汝来却是有事相询。”乌桓分部、邑、落,每部统辖着数百乃至数千个落。落,通常为户之意,每帐户或帐落,人数不等,一户数口甚至数十口均有。若干落相聚则为邑,又称邑落。邑落的头人称为小帅,多为豪人充任,部的首领称为大人,邑落小帅一般受制于部落大人,故伏泉称乌咽为乌小帅。
乌咽道:“不知明府所问何事?”
“辽西乌桓若有异动,乌小帅可愿通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