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广 张伯路(2 / 3)
可以举一反三了。而伏泉此时也已明了这甘宁如何会说五斗米贼他日必会生祸事作乱的原因。随后伏泉对甘宁拍手大赞道:“未想汝年小小年纪,胆大有谋略也就罢了,竟还看得这般透彻,李广、张伯路、张修三人却真是一脉相承,孤断言数年之内五斗米贼必生祸端。”
有人能快速明白甘宁之言,有人却不能,比如那沉迷医术一道的于忠,虽然厌恶五斗米教,却是想不明白伏泉和甘宁为何会有此言。他越想就越不明白,越想就越发不解,随即疑惑文道:“李广、张伯路、张修,一人为妖巫,一人为海贼,而另一人却为五斗米教之首领。三人各不同属,怎可有言一脉相承?若说李广、张修一脉相承倒也罢了,然那张伯路却为海贼,如何会与李广、张修一脉相承呢?”
李广是妖巫,张修号为“五斗米师”,也算是妖巫一流了,说这两人有渊源,倒也有些历史缘故,可是那张伯路却是个海贼,如何和李广、张修扯上关系?
其实这里面也是有缘由的,其实妖巫就是巫,巫在先秦时地位很高,此后逐渐下降,到了汉朝,已与百工、商贾一起被排除出了“良家”之列,沦为不齿於“齐民”的卑贱之人。虽然如此,巫在民间的影响仍然很大,就说这益州,伏泉一路从巴郡到蜀郡的路上,沿路行经之诸郡县,所见之淫祠也不少,即使当年张道陵入蜀驱除了不少为害的淫祠,让正一威盟道,即所谓的天使道在蜀地生根,之后以交五斗米而广纳信徒,可是依旧有不少当时为害少或者没有过分迫害百姓的淫祠留下或者躲避了五斗米教的驱除,在一些郡县的小地方苟延残存。
这些淫祠便都是由巫在主持的,所以身为大巫师的李广能“妖言惑众”,聚集党徒,反叛朝廷,作乱地方,并且能和中央朝廷对抗数年,才最终被平定。
而既然李广是正正经经的蛊惑愚民的妖巫之流,但为什么说张修这个“五斗米师”也算是妖巫一流呢?这里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关键就在于五斗米教身为道教一支,一直在进行所谓的“广为传道”,招收信徒,扩充实力。
所谓“广为传道”,可以这样说,两汉之时的巫其实就是道教的源起,这个时候的巫和原始的道徒是很难区分的。比如那位“五斗米师”张修,传的是道教之经典老子《五千文》,然而他拜的却是“中黄太一”。
老子《五千文》即是后世所称的《道德经》,当年张道陵背井离乡,来到了民风纯厚、山川秀丽的蜀地,入居鹤鸣山修炼,以求长生之道。张道陵本博通五经,又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