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汉 以造盛世(3 / 4)
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加上里面的妖言妄语,迷信蛊惑百姓,建立“太平道”,从而传道。张角信奉《太平清领书》,甚至将他所建教派取名“太平道”,也是因为《太平清领书》的缘故,而所谓太平道,便是即行太平之前之义,因为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就连张角自称“大贤良师”,甚至传道时用九节杖、赐予信众符水治病等也都是脱胎于那《太平清领书》的内容。
殿外,马相开始不断阐述着《太平清领书》的各种思想,其中夹杂了一些他们太平道的教义作为解释。不得不说,这《太平清领书》能让太平道一跃成为如今大汉的第一道教,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书里所表现的教义却是十分符合封建王朝中,受剥削严重的底层百姓的思想需求以及生活野望,这也怪不得愿意跟随太平道信道的人有那么多,以至于后来这些人多数都心甘情愿的随张角谋反。
《太平清领书》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思想;二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为帝王“致太平”勾勒了一个人人向往、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三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怎样修辟谷、食气、养性、房中、占卜、勘舆等修身养性术;四是向人们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五是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可以说其中的“致太平”,“财产共有、自食其力”以及“平均主义、平等理想”对当时的大汉底层百姓有着什么样的冲击,历代起义只要有了“平均主义、平等理想”,就不怪那些生活困苦的底层百姓要为谋反者卖命了,更何况这还是有一套理论基础的。
甚至于一些肉食者也对这《太平清领书》所提的思想十分认同,因此这才有张角即使有了谋反前科,汉朝的多数统治者依然对其置之不理,甚至于皇帝刘宏也对这本经书赞叹有加,当然了,对这些统治者而言,其中的“平均主义、平等理想”自然是妖言妄语了,最好能够删除才好,所以这本《太平清领书》在现在的大汉若非张角以此传道,不然说不得还是被官府私自收藏而已。
当然了,并不是说《太平清领书》是邪书,其能流传于后世,甚至为无数帝王所推崇,自然可取之处甚多,而张角的太平道只是歪曲《太平清领书》这部经书的本意,为他们的造反找到合适的理论基础思想而已。
不过,张角的成功除了《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