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类似官渡(2 / 3)
的确,在后方看守粮食也是大军的重中之重,但是那也是对整个看守粮食的守军的统帅而言的,对比黄奇这种就带着几百人把守外围营寨的小渠帅来说,明显就是找个地方打发这类窝囊废而已。毕竟,在后方他即使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叛军其他人看在黄穰的面上都不会过问,而在前方,这窝囊废若是做错事情,引得大军失利,即使黄穰想保他,估计也得考虑会不会动摇黄穰自己在叛军中的地位,因此,才会把这窝囊废打入后方。
对面的黄奇听到秦川报了姓名,明显一愣,暗道这人怎么来了,不是刚刚才得到说马胡战败身死吗?这秦川是马胡手下,怎么突然又来屯粮处取粮食呢?
种种疑问在黄奇脑中浮现,不过他虽然有所生疑,但是却没往秦川已经投降汉军这里想,毕竟他们也是刚刚得到黄穰处传来的消息而已,谁也不会想到汉军能这么快赶来,而且目标直指他们的屯粮处。毕竟,这屯粮处的位置,叛军可谓是藏的隐秘,当时确定在这里屯粮时,他们可是把附近数十里全部清理一遍,百姓全部裹挟,即使有逃掉的,至今也躲在深山或者其他郡县不敢回来,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汉军侦查到呢?
想想也是,在古代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侦查到敌方的屯粮后方,那得是运气中的运气才能做到的,不然的话,那也只能干瞪眼。
就像真实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若没有他那至交好友的许攸,为了义气泄露了袁绍的屯粮之处在乌巢,恐怕就是曹操再怎么神武,也只能因为无粮而兵败。不过人家最终却是胜了,毕竟有了许攸这个外挂似的运气,可是所谓好人不长命,许攸为了好友背叛了另一个好友,最终也被自己最后一次帮助的好友给杀了。
若是许攸知道自己会有此下场,不知道还会不会决定泄露袁绍军情,终归袁绍没负他,是他自己背离。至于历史上说袁家人抄了他的家,许攸负气离去纯属无稽之谈,毕竟一方面许攸说到底也是南阳名士,袁绍的老班底出身,要动他不过问远在前线的袁绍,谁敢直接动手?另外除非许攸自己傻了,明知道自己家人亲族被抄家后都在邺城,不先施法解救家人,反而去投曹灭袁,难道他就真的忍心亲族在他投曹消息传出,被袁家人全部杀死吗?
而许攸投曹,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他重义气以外,也只有他是河南人,不忍心自此以后河北人打压河南人,真的站在河南人头上的缘故。毕竟袁绍成为北方霸主后,极力再扶持河北人,虽然从来没忘了他那些河南老兄弟,但在袁氏政治集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