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处不失眠(4 / 5)
日后酿成大错。
舒县城外叛军反应也算迅速,而舒县城内也是有守城楼的汉军兵卒发现了舒县东南方的大火,连忙通知了守城将领,随着守城将领的传播,消息很快就传到现在大汉舒县城内的最高决策者,大汉的庐江太守陆康。
城楼处,陆康在主簿的引领下登上城楼,然后远望舒县东南远方的大火,一脸疑惑,不知城外到底出了何事。
不只是陆康本人,其身旁一众被叫醒的庐江郡署文武也是不知城外事故,毕竟伏泉为了保证自己行动的隐秘性,是独自带兵前往偷袭叛军屯粮之处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消息不会外泄,这些庐江郡署文武能知道城外事故的前后经过,明显是不可能的。
“明公,是否派人于城外打探一二?”
“嗯!多放斥候,令其多加小心,贼军大营如此戒备,必有大事!”
“诺!”
望着城外历经大火变故后,突然从混乱变得戒备异常的叛军大营,那主簿连忙向身边的陆康提议,陆康很快便允许了。谁都知道情报乃是两军交战的重中之重,叛军如此异常,必定与城外那场大火有联系,不查探清楚,谁也摸不清叛军意欲何为。
当然,生性宽厚,待麾下文武以诚,关心兵卒的陆康,还是嘱咐了一句,毕竟现在城外情况不明,很可能遇到叛军,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很快城楼上放下一个用绳子吊着的大篮子,到城脚的一处黑暗之处后,便见一个换了一身破烂百姓衣服的汉军斥候,就着夜色,悄悄的离去。接着,又有几名假扮百姓的斥候,如法炮制,被派遣出城外打探消息。
这城角的黑暗之处,却是对面叛军大营的一处盲点,是舒县兵卒废了好多精力和人命的代价,才找到的,对于城内的汉军斥候来说,出入十分安全。否则,没有这处盲点,舒县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下,如果直接打开城门让斥候出入,无疑是给叛军强攻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这处城墙的黑暗角落,是舒县城内汉军和外面联系的纽带,没有他,恐怕连陆康那封求援伏泉的信件都没有希望送出去。
望着那些相当于敢死之士的斥候在黑夜中渐渐消失的身影,城楼上的陆康心中一阵感慨,大汉有此忠心壮士,何愁社稷不定,贼患不平。只是不知这大火到底是如何,对面的叛军经此一事会不会有变,加大攻势吗?到了那时,自己城内这不足万余的郡兵能否抵挡?也不知那位巴郡太守接到自己信书后,会不会前来救援……
种种想法在心中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