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末皇戚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尽瘁守节纵身死

第三百六十九章 尽瘁守节纵身死(2 / 4)

内满打满算也就这近万人,即使再把城里的一些老弱丁壮拉入城头,估摸也只有万余人而已,这点兵力怎么可能承受得住城外那近十万叛军的围攻呢?当然,纵然城外那近十万叛军,可能有部分是老弱兵卒,战力很低,但保守算起来,黄穰也有五万左右的壮士可用,对比舒县城里的守城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别人,终究大汉内地各州郡国县,本身所拥有的常备兵就少,而且再加上南方诸州郡人口稀少,陆康带领舒县满城军民守城至今,城内战死者亦有万余人,现在舒县还能凑齐万人守城也是殊为不易了,恐怕真要将城内老弱男丁凑起来,估计都没有万人了。

自从当年光武帝为了修养生息,恢复国力,令天下诸州郡国县省兵减政之后,各地常备兵卒其实都被裁减的没有多少了,某些也就是因为管辖的地方有叛乱之事发生,才逐渐征募兵卒,显得多而已。

此时,除了边地州郡因为时常有战事发生,各郡都有数万兵卒不等意外,内地州郡多数都是一郡之地只有数千郡兵,一州之地才有数万兵马,与边地一郡之地便拥有数万兵卒的常备兵相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像是伏泉在幽州需要防备鲜卑等胡人,在益州需要防备羌胡生事,在加上这二州人口人口也多,所以这二州所属各郡常备兵马相对多些。而这庐江,本身就位于大汉人口较少的扬州地界,加之又是在甚少有战事发生的南方,能有多少兵卒?

在陆康就任庐江太守之前,郡内也有只有四千左右的常备郡兵而已,这也是黄穰在攻略江夏之后,转攻庐江,那前任庐江太守不敌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因为郡内本身可用的兵卒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大汉朝廷将那原本名声不太好,贪污受贿不少的前任庐江太守调走,换成有以义烈著称,有着清正廉洁之名的陆康就任,除了因为他能力不足,不能制服叛贼意外,多数也是为了出于维护民心的需要,毕竟若是再用贪官污吏守城,怎么可能让那些受过盘剥的百姓卖命呢?

看着长子离去,替自己传令诸军,陆康心中也是无奈,其实他内心也多少有着今日这城到底能不能守住的疑问。毕竟,城外叛军兵力实在太多了,而对于攻城、守城战来说,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说到底就是在拼兵力而已,谁坚持得住,谁就能获得胜利。

自己所守的舒县县城,显然在兵力上,与对面城下的叛军相比,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不过,这又如何,他陆康是大汉的臣子,自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无论如何,他只有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