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实力谁为胜(2 / 5)
踢“鞠”为舞,技巧高明者,还可以同时击鼓、奏乐,每每引来众人围观。到了后来,以机智著称的齐国商人们就先用此法吸引往来人群,再叫卖他们的货物,颇有后世新店铺喜庆开业,请人表演,吸引四处人气进殿观赏的意思,当然蹴鞠之类游戏在那时候也只是城市基本平民的游戏而已,贵族之家多精于君子六艺,不谢于此道。
当年战国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当上了赵国的宰相后,合纵六国,他来到齐国的国都临淄,为了使齐国共同抵抗秦军,对齐宣王口吐莲花的游说中,就曾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话:“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可见,春秋之时,齐国蹴鞠之盛。
及至秦末汉兴,单纯的表演性蹴鞠已然不够百姓和国家所用,从而导致竞赛性蹴鞠大肆发展。在汉武帝时,武帝对于蹴鞠有着深厚的喜爱,在宫中就经常举行斗鸡、蹴鞠等的比赛,游关各地,必有“戈猎、射驭、狗马、蹴鞠、刻缕”之事。其在外出巡视时,也经常少不了有蹴鞠的活动,后来更是要求全军演练。
也因此,既然蹴鞠能成为皇帝所喜好的身体活动,那么贵族大臣肯定也会跟随效仿,一些权贵甚至供养了自己的蹴鞠队伍,以供他们娱乐练习,而在民间,蹴鞠活动也普及广泛。
无论贵族平民,都以“康庄驰逐,穷巷蹴鞠”为乐。
之后,蹴鞠更是用于军事训练,甚至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言道“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将其列为兵家技巧之一种,其对抗性和剧烈性已然不是春秋时的带有杂耍性质的蹴鞠能比。
蹴鞠运动中,不仅能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在练习中还有战术配合,这不仅培养了士兵们对各种战术的理解,还增进了士兵间彼此配合的默契度,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结合蹴鞠中的战术灵活运用到战事中,达到战以之胜的作用。以至于霍去病后来在塞外打仗,在供给不够缺乏粮食时,他认为这不能够成为士气不足的事情,便带领士兵进行蹴鞠训练,提升士兵的心境。本朝以来,甚至不少世族豪强,在演练家兵,教授战阵之道时,便多以蹴鞠为学,可见如今蹴鞠于个人武勇以及兵家战阵一道,所展现实力之深,
本朝名士,官至兰台令史的李尤,所作《鞠城铭》有言,“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这便是对蹴鞠的详细描述,无论何时,汉人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