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长社城下谁成名(2 / 5)
不能平乱,立得大功,但肯定也少不了被朝廷治罪,国都为贼寇攻打,这罪名就算二人有平乱首功,也万万不可能抵消的。
这也是朱儁冒险急进的原因,他准备在颍川郡的黄巾蛾贼还没有和南阳郡的黄巾蛾贼会师前,先将颍川郡这部黄巾蛾贼的主力打趴下,从而在先期就逆转汉军的困境,取得一定的优势。
只是,朱儁大意轻敌,黄巾蛾贼不下于汉军的军械装备,完全使得以往习惯于在武器装备上,碾压叛贼的朱儁在交战之时,就吃了个不声不响的哑巴亏。
当然,如果就算这样,朱儁其实倒是也不可能会大败,毕竟两支交战的军队,在装备接近的情况下,最后比的是兵卒的精锐程度,只要黄巾蛾贼抵抗不住,那么朱儁的汉军还是有可能获胜的。
然而,颍川郡的太平道信徒,可以说是太平道最忠诚的信徒之一,这些道徒或许大多数人的身体素质不如汉军,但是他们的意志力,绝对不比汉军低,甚至远远超过汉军。
豫州地处河南,自古以来,便就是天下富庶之地,人口众多,良田无数。不过,在大汉如今各地皆是世族豪强的时代,一个地方,人口多土地好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就是严格的土地兼并,世族豪强在皇权逐渐削弱的情况下,不断扩大自己宗族在本地的利益,这也就导致豫州的无地贫民和流民的数量,急剧增多。
在封建朝代,如果一个地方,缺少土地的无地贫民和流民多的话,不可避免会产生无数的社会矛盾,首当其冲就是对王朝的埋怨,以及对地方豪强世族的痛恨,最终,也就会在差一点引火的火苗的情况下,彻底燃烧起来。
而前来以传道为名,宣传“致太平”,“财产共有、自食其力”以及“平均主义、平等理想”的思想,对于颍川郡这个无地百姓日多的地方,自然极其受基层百姓追捧。
太平道在豫州扎根十余年,颍川郡又是豫州的精华之所在,并且在这十余年间,太平道明为传教,其实实际上却是在用洗脑语言,恶意灌输推翻大汉,打倒剥削百姓的世家豪强的信念,年复一年的洗脑下,也就造成了这些看着贫弱的百姓,内心里却是有多么大的仇恨意志,这种意志,足以使得他们面临危险而不惧,即使拼命也要和汉军同归于尽,因为他们的思想里,只有打败了汉军,才能让和他们一起加入太平道的亲属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太平道的泥腿子信徒,在思想意志上,完全和后世那各种强制灌输政治思想理念的天朝战士有的一比。而这些被洗脑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