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体柔易推倒(2 / 5)
话,也是令得二人心中有鬼,不敢接伏泉之话。
当然,自己这段话就能让面前二人打了退堂鼓,在气势上,从一开始就压迫二人,这也是伏泉所意想不到的。
“伏平寇,事涉大汉社稷,望平寇深思,张让……”
“糊涂?张公乃陛下心腹,何需行此大险,此定为贼子嫁祸之举,皇甫中郎英明人杰也,岂可不知其中真假?”
……
任凭皇甫嵩、朱儁如何劝说,伏泉就是不买账,坚持声称张让是被冤枉的,这份书信乃是有心贼子恶意为之,意在离间大汉君臣。同时,伏泉又气势汹汹的要二人交出献出迷信之人,他要将其送到京师雒阳受审,反正各种和二人不对付。
直到到了饭点时间,伏泉要留二人吃饭,二人见根本不能劝说伏泉,只能离开。至于和伏泉吃饭,他们还是拒绝了,终究,他们要去和王允复命。
不过,回去的路上,他们也是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一直和宦官作对的伏泉,这次会这么偏袒宦官,不和他们合作。他们对于伏泉说得那一套,自始至终都不信的,如果真这样,当初惹了伏泉的中常侍曹节、袁赦等人,现在恐怕也不至于死了吧?更何况张让可是伏泉死对头何进的姻亲,伏泉有这把柄,更不应该放弃才对?
自始至终,皇甫嵩、朱儁二人都没有透露出王允参合这件事情,只是说他们军中兵卒,搜到了这封信,因为事关重大,才想让在皇帝刘宏面前深受宠爱的伏泉去告发的。当然,二人可以随伏泉具名,只是伏泉这一套根本毫无理由的拒绝,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望着皇甫嵩、朱儁二人离去的背影,伏泉心里也是冷笑,若非他记忆里,可是隐约记得汉军平定豫州黄巾蛾贼时,王允搜到张让宾客与太平道勾结的书信,导致张让受罚,最终又复仇王允的戏码,恐怕还真的着了别人的道了。
这种时候,自己告发张让,其中后果只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便知道了。如今,党锢解除,朝中党人势力恢复,如果这时候他告发张让,不是消耗自己,和别人做嫁衣吗?虽说伏泉不知道这件事背后曲折,但既然和王允这心机老阴币扯到一起,那他就不可能去做这种犯傻的事情。
不说皇甫嵩、朱儁二人复命,将伏泉誓死要为宦官证名的态度说出,引得王允大怒,还又想继续想法子,让伏泉在朝堂告发宦官时,京师雒阳的信件,使得王允的图谋落空了,因为皇甫嵩、朱儁、伏泉三人,都被朝堂命令而强制带兵离开了,他们要继续去其他州郡去平定黄巾蛾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