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末皇戚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抚诸军谁效死

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抚诸军谁效死(4 / 5)

中,不愿回部落,据说他父亲儿子众多,他就算回部落,估计也没有当汉军军官过得好,更何况汉人的花花世界肯定比羌人的好。

严格来说,强良却是心慕王化,主动归化愿做汉人的典型,这也是伏泉一力提拔他做军中司马的原因。除了因为他征讨鲜卑的战功以外,更是为了要让他在愿意跟随自己的羌人中,树立一个榜样,让更多的羌兵主动顺从自己。

这和历史上诸多汉末凉州军阀,靠着羌兵起家的路子是一样的,如董卓、马腾无一不是对麾下归顺羌兵推心置腹,再配合凉州汉军的精锐,最终能称雄一方的原因,就是后来的刘备,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蜀汉,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羌人的军事力量才能苦苦在三国中支撑。这之中,除了因为羌族对于刘备的好感以外,剩下的就是刘备乃至后来的蜀汉,对于羌人出身或者有羌人血缘的将领的提拔,令得他们愿意为弱小的蜀汉赴死。

至于羌人对刘备有好感,原因当然不是刘备所打出的汉室延续的旗号,真正的原因,却是在于一件不起眼的东西,那就是牦牛尾。

没错,就是牦牛尾,看似可笑,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刘备从小家贫,只能随母以贩履织席为业,而编织履席,就使得他不可避免的与羌人的特产牦牛尾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在后来行事上,因为对于羌族的熟悉,对待羌族,刘备所为,使得诸羌誓死相随。

而自刘备建立蜀汉后,青旄等羌族部落的骑兵常年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又特别为诸葛亮所看重,在许多书信中屡屡提及;另外,就是为刘备占领益州立下大功的马超,也有羌族血统,虽然之后刘备因为某些原因疏远,但依旧给予重权;乃至于诸葛亮出岐山北伐时,凉州诸羌族,皆是群起响应;更有甚者,最后一名为汉朝捐躯的将军姜维,也像他的姓氏“姜”显示的那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羌族人。当汉朝在大多数汉族人心目中已经像肥皂泡那样破灭之时,羌人却还在为之浴血奋战。

强良出身北地郡先零羌,因他有射雕之能,又是羌人豪酋之子,在羌人中威望也算极高,

由他出面安抚众羌最好不过。

不过,要让强良安抚其众,首先要自然要先让他安心,毕竟,说到底,北地先零羌谋反的部落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他父亲的部落。如果有的话,无论他父亲是被迫参与,还是主动谋乱,无疑都对他是不利的。当然,换句话说,如果强良这个最大嫌疑人都信奉大汉,其他羌人有什么理由害怕大汉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