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岂有汝之妄负国恩之辈哉(2 / 5)
是好事。但是对伏泉而言,如果这样做的话,的确可以在如今局势下,用各种收买威胁的办法,让那些叛军的兵将在伏泉大败韩遂的形势下,学习湟中卢水胡的路子投降汉军,最终造成韩遂众叛亲离,凉州也能十分简单的收复。
然而这样的话,损失虽然是少了,但这明显不是伏泉想要的结果,让他们投降看上去的确是可以让凉州暂时安稳,可是一旦大汉在凉州又势微,或者中原再出现如同太平道黄巾蛾贼起事那样的大乱的话,这些凉州的胡人肯定会继续反叛的,首当其冲的,最有可能为祸的就是那些羌人。
因此,现在伏泉有这个机会铲除羌族隐患,那就毫不犹豫的去铲除,在伏泉想来,即使这些胡人都是曾经在大汉籍贯上的“汉人”,是大汉编户齐民交税的“百姓”,但他们终究是胡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隐患肯定要彻底铲除,但也不能把吃相做的太难看,所以才会有他下令只要不抵抗主动投降的,不在追究。但是对于那些只有到了最后才投降的,那就不能留了,而且不止是他们,只要他们的亲族里,有高于车轮的成年男丁,就要斩杀,这样的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凉州的胡人比例消耗,从根本上断绝了胡人反叛的可能。
而且,那些留命的胡人,按照伏泉的计划,都是要保证尽量多留一些汉羌混血儿,到时候再设法从中原移民,加上这些人的话,慢慢用人口比例同化羌胡和其他胡人。如此,数代之后,凉州基本上不会再有可能出现这四次汉羌大战的机会了。
当然为了保证凉州的安定,伏泉还准备对付即使一直安稳的卢水胡或者其他胡族,都要用这和办法,但是在方式上要相对温和一些,毕竟不能逼得他们反抗,温水煮青蛙慢慢换血才是最好的。
“大势在吾,其等若不早降,必死之!”伏泉话音一落,空气之中仿若一下子寒冷一样,但是话语之中,透着无边霸气。
的确,韩遂这一战损兵近半,他剩下的地盘都不是凉州富庶之地,只要伏泉彻底把金城郡和武威郡拿下,那样的话,叛军将彻底没有机会了,大势就是这样,叛军就算反抗,也没有办法反抗。
至于这样会不会造成天性悍勇不畏死的羌人,和汉军玉石俱焚,宁愿死都要和汉军拼死,伏泉倒是不怕。毕竟,不怕死的人有,但怕死的人更多,当年段颎杀东、西二羌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些原本不可一世的羌人,最终不还是在段颎的屠刀下全部投降,并且在段颎在世,终其等一生都不敢有所动作。
因此,一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