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归义建威为谁有(4 / 10)
中的原因,自然是那如今被烧当羌人占据的归义、建威二城,其实都是汉朝所建,用以管理烧当诸羌,只是现在被入侵的烧当羌人占据了而已。
本朝初期,当时烧当羌首领滇良击败先零羌,夺取大小榆谷,滇良卒后,其子滇吾,孙迷吾、号吾、曾孙迷唐相继与汉朝为患。
时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秋,大汉朝廷派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破滇吾,次年,滇吾来降,护羌校尉窦林上奏为大豪,承制封为“归义侯”,加号“汉大都尉”。
到肃宗孝章皇帝元和三年时,迷吾与弟号吾率部反汉,号吾先轻入陇西郡,被郡督烽椽李章活捉,解送至郡,号吾曰:“独杀吾,无损于羌,诚得生归,必悉罢兵,不复犯塞。”于是陇西郡太守张纠权宜放归,羌即解散,各归故地,但并非说羌族就此不再复叛。
后至穆宗孝和皇帝永元五年,护羌校尉贯友以羌酋迷唐不经德怀,遂行施诸种的离间政策,趁羌族结合解体,即刻遣兵攻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酋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渡河击迷唐,迷唐乃率部远依赐支河曲”。
随后到永元十三年时,迷唐再次犯汉,酒泉太守周鲔代理校尉,与金城太守侯霸合兵,彻底击败迷唐,其种人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至此,东汉彻底击溃烧当羌,使“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但是羌人降而复叛,已经彻底令得大汉群臣看出了其中的恐怖。
次年,永元十四年时,大汉俞麋相曹风向和帝上奏曰:“西戎为害,前世所患,臣不能纪古,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诸种易于为非,难以攻伐。南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畜,故能强大,常雄诸种,恃其权勇,诏诱羌胡。今者衰困,党援坏沮,亲属离叛,余胜兵得,不过数百,逃亡栖窜,远依发羌。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遏绝狂狡窥欲之源又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以无西方之忧。”
其意十分简单,就是要利用当时西海烧当诸羌被大汉压制的情况下,建城治理其众,以屯田之法,养兵制服。
和帝当即委任曹风为金城郡西部都尉,治所龙耆城,令其率将士出守,后来金城郡长史上官鸿奏准在开置归义,建威两城,屯田二十七部。
这便是归义、建威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