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末皇戚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

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4 / 5)

面前的又一大难题,也相继出现,那就是在收服的这些汉军失地上,安排官吏统治。

羌人屡次叛乱,有很大的原因是凉州不少地方的官吏贪赃枉法,剥削羌人,使得羌人因为官署而仇恨大汉,伏泉现在要重新规划凉州秩序,自然不能再出现这种事情,而要合理的避免这些事情,那很明显只有安排贤臣良吏治理才好,可是这种人又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现在张猛不怕做武威太守,甚至被自己逼得主动要求做,这无疑让伏泉解决了很大的难题,毕竟,武威郡是凉州要冲之地,一般人还真不能担任此地太守。

并且,即使是有能力的人,若是在敦煌、张掖这些人口少的凉州小郡里,他们会统治很好,但是到了武威郡这大郡,就不一定了。

武威郡在凉州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究其原因就是在姑臧城内的市肆,自从西域丝绸之路建立以来,作为关键道路的姑臧市肆,成为西北边贸繁荣的佼佼者。而且,因为姑臧城的特殊历史和其地处汉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多民族杂居于此,多有凉州胡人在此与汉人贸易,凉州其余诸郡的市肆贸易对比起来,明显就不如姑臧城。

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姑臧其实就是一个特别经济区,随着发展渐深,他被赋予了“通货胡人”的对外贸易的使命。传说,姑臧关市期间,商旅人众货繁,为此姑臧城只能“市日四合”。

所谓“市日四合”,即是在夕市结束后特加设夜市延长交易时间,这既是汉胡贸易的形势使然,又是对常规市制的突破。也由此,姑臧有了整个凉州都很少有的夜市,同时,这姑臧夜市也因为边贸的繁荣,渐渐成为了本朝最大的夜市,在西北之地,可谓是盛极一时。

也正是因为这姑臧夜市,使得伏泉选择武威郡太守十分慎重,因为担任此职者,除了能力之外,更要有很大名望,能震得住凉州群雄和那些归化胡人。

这样筛选的话,其实放在伏泉面前的人不多了,本来以那些凉州本地出身的人来担此要职,伏泉感觉是最靠谱的,比如安排他最信任的贾诩作为武威太守,以贾诩的谋算,肯定能把这姑臧夜市继续推向更厉害的地步。

只是,很明显,受限于大汉为官的“三互法”,贾诩这类的凉州籍贯人,可以在本县本地为吏,但绝对不能为官,这就直接让伏泉的期望落空了。至于非凉州籍贯人,明显在凉州当地豪族眼里,名望不够,不能完全镇得住他们,而今天,当伏泉和张猛这闲聊时候,也才想起,最合适的人竟然是这个年轻的鲁莽少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