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岁(3 / 5)
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当然,因为伏泉的益州心腹董扶等人,早就不知何缘故,把注压到伏泉身上,就没有再给刘焉说什么“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的鬼话,所以这位后来汉末在益州安稳一世的枭雄,现在只能去他最初想要避乱的交州呆着去了。
最终,刘宏同意刘焉所求,下旨选取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其中,以刘焉为交州牧,太仆江夏郡安陆县人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郡郯县人刘虞为幽州牧,拉开了后世不少人称为埋下汉末乱世的州牧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
当然,伏泉对此却并不觉得,毕竟,此时州牧重现,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皇甫嵩就在平定太平道之后,担任过冀州牧的职位,如何能说是汉末大乱的序幕?
而且,刘宏开设州牧,可并不是后来乱世里那如同一国之主的州牧,他批准“重置州牧”后,先后所批准的三个州牧,并没有把军政大权全部向他们放开。并且,所立的三州州牧,都是有叛乱事情,朝廷一时之间不能调兵的,毕竟大汉北疆连番出现战事,早就把国库耗尽了,现在益州有黄巾乱世,豫州陆梁地区也有叛乱,幽州更不用说了,帮助张纯、张举叛乱的乌桓人还在闹着,刘宏为了避免朝廷再从各地调兵去边疆,在叛乱地方设置州牧,给予更大的权利,完全合情合理,根本不是后世所言的开启汉末乱世的为祸之举。
如果细细审查这三位州牧背景的话,也会发现刘宏可是选了两个汉室宗亲,还有一个朝廷名声很好忠心的重臣,为的也就是怕重新设置州牧,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足可见刘宏对于此事的慎重,非亲信可靠之人,不可为州牧。
这从此番何苗被选为益州刺史就可以看出来,若是刘宏真的不是细细思考的话,完全可以让何苗也作为益州牧,可是却仅仅是给个刺史的头衔,至于原因,明显是个人都知道益州蛾贼之乱不会造成太多影响,而且何苗资历低,能力和忠心刘宏也没有谱,若非其为皇亲,恐怕就是大将军何进和群臣一起举荐,刘宏也要拒绝。
不过有了皇亲的身份,这自然也就不一般了,毕竟何苗只要会用人,自然可以平定乱事,并且何家是靠着刘汉皇室起家的,因此他们肯定是忠诚的保皇党,这就不用担心益州会不会尾大不掉了。
其实,说起来,若不是孙坚在去年被伏泉举荐,担任长沙太守平乱的话,今年这益州乱事发生,伏泉如果举荐孙坚担任益州刺史的话,说不得还能让何进他们白费一番心机。
去岁,长沙人区星举事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