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扫定南匈奴屠各(4 / 5)
的管控不再严格,也在慢慢从凉州军嫡系开始扩充全军。
这一次张济、李傕所带京师凉州兵,甚至关羽麾下诸多骑兵,也都配备有马镫、马蹄铁等物。在骑兵战力上,汉军多数已经超过胡人,本身这就已经非常欺负胡人了,再加上汉胡两军其实实力相当,自然那些胡兵就更加不是汉军的对手了。
汉军五万两千余人,不顾险阻,以并州刺史孙坚、度辽将军关羽、使匈奴中郎将公孙瓒三将为首,率兵猛追死打胡人,有着将帅出师前的严令,面对不少胡人的投降,汉军根本不为他们的求饶所动,纷纷以不留活口为前提,将那些见势不妙,想要投降以待来日的胡人尽数诛杀。
对于伏泉来说,他不需要留那些附庸的异族,这些异族一时臣服又如何,“非吾族内,其心必异”,伏泉要的是汉朝疆土永远和平,而不是短暂的效忠。
而且留着那些异族在汉境,也是浪费土地,占有本就已经不够大汉百姓,耕作生产的土地资源。以大汉如今人口的饱和数,即使有曾经的太平道之乱和羌人乱事,造成数百上千万人口的损失,但毕竟人口基数在这,只需要保证不再出人祸,控制好天灾,等着下一代人口爆发,中原的土地肯定不会够汉家百姓的生活,到时候只有不断向外开拓。
可是因为内附的原因,在北疆数郡,都有不少人口优势的南匈奴、屠各人,自然就成了伏泉的眼中钉,对于这些总是降而复叛的异族胡人,伏泉当然不能容忍他们继续这般愚弄大汉,除非愿意完全融入汉族,不再以故族自居,否则,他是一个俘虏也不想要。
大汉的人口已经太多了,有限的土地当然得给听命大汉的人去生活,至于那些根本都不听令大汉的人,伏泉觉得让他们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最好。
光熹元年,秋七月,汉军三路兵马,直捣南匈奴王庭,又北上扫平屠各族居地,连战连捷,皆大胜之。
除确认完全归附的数千胡人“少年”外,汉军斩杀胡人八万余,俘青年女子三万余,其余胡人多数北逃。其等多数塞北长史府所俘,筛选之后,或杀或编入长史府屯田,少数则逃入茫茫北疆塞外茫茫草原之中,但真正能存活者,甚少。
自此,并州以北,再无匈奴胡人痕迹,而伏泉对于北疆的战事,没有因为南匈奴、屠各的灭亡而停留。
待并州大捷传来后,伏泉毫不犹豫,继续他的计划,他当即在大捷朝会上奏朝廷,细数当年乌桓与张纯、张举等贼,举兵自立,欲成一国之事,请求朝廷下诏,以并州征讨南匈奴、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