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2 / 4)
说实话,伏泉也吃不准这个所谓的考举究竟能不能选拔出人才来,以考试,而不是符合当今天下用名望或德行来举荐选拔人才的方式,来选出人才为吏,这多少是有一点风险的。
无疑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概因自光武刘秀复国开始,汉室因世族豪强重建,再自然在国策上,制衡世族豪强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纵容世族豪强的发展。
但凡法律所不禁止的,世族豪强随便怎么玩,大汉朝廷官府都不会管,于是,工商业由此迅猛发展。
当然,这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世族豪强的势力不断壮大涌现,而真正白手起家,一步步登顶人生巅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在这段时期里,这些世族豪强,凭借着手里的财富,灵活的头脑和他们腐蚀的官府纵容下,几乎抢占了所有法律允许的赚钱的行业,其中盐铁贸易就是其中最大的根本。
现在,伏泉要撬动这世族豪强的根本,哪怕只是在贸易上,收取原本大汉朝廷该收取的税收,其实都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必然要极力抗争。
因此,伏泉在将各地贪腐监者官吏替换后,就迫不及待的选了麾下历年来忠心伤残退伍兵卒,去往各地担任监官,同时又上奏这《考举求贤令》,号召天下有胆识谋略的智慧之士,寻求那可以晋升为官,从而出仕的道路,
此举,自然是伏泉为了防止那些有兵卒继任,文化素质不高的监官,在监督盐铁贸易时,自身能力不足,从而必须要加派的人手。
毕竟,不说旁人举荐寒门士人,所必须要预防的结党营私的问题,就说伏泉真的把所有举荐过来的寒门士人都招纳,并且任命他们为监吏,这些寒门士人难道就真的会接受为监吏的任免吗?
毫无疑问,大多数寒门士人,明显不会接受这份决议,毕竟,大多数寻求关系,被人举荐的寒门士人,他们的初衷可都是奔着做官去的,如何会甘愿接受自己为吏?
既然如此,伏泉唯有另辟蹊径,除了举荐任命一些自己前世听过的寒门有才学之人,或者他自己亲自考察过的人才外,这为天下盐铁之地选吏的事情,他完全就用考举来选择。
毕竟,能愿意通过考举出仕的,肯定都是已经认可了自己出仕第一步是为吏的现实,毫无疑问,这会让那些参加考举的人,不会有任何的抵触心里,从而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从吏开始步入仕途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为官,甚至登上三公九卿的位置,只是相比较那些举孝廉为官,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