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汉末皇戚 > 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轻俊杰

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轻俊杰(3 / 4)

很明显,将那些日后大有潜力的青年才俊,笼络为自己女婿,和他们联姻,这是伏泉目下给女儿选的最好的出路。

倘若日后自己老了,这些人因为姻亲关系,除非是伏氏没落,否则也不得不帮衬辅助伏氏,以他们的能力,起码可以保证伏泉的地位延续百年。

不过,伏泉也是爱女儿之人,虽然知道那些人潜力大,但也不会胡乱指配,毕竟,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完全不能单看史书,只有亲身试验,这才能一探究竟。

待琴声结束,伏泉在夸赞了蔡琰和卞萦等人后,便令她们退下,而后便矮个考究众人学问。其中第一个,便是伏泉妻弟蔡邕之子,蔡琰之弟蔡珪,作为伏泉外亲,蔡珪必然是应该第一个接受询问。

当然,蔡珪终究是个十岁孩童,伏泉也不会问得太深,只是抽了一些《诗经》的段落出处,来让他作答,并且解释意思而已。

这问题不深,但想要答得出彩,其实也很难,不过伏泉本意不在此,自然也没有认真去追究他们答得如何。

只是,蔡珪虽然后世名声不显,但才学方面,有着蔡邕一辈子的教导,自然不是平常人可比,伏泉觉得,反正自己和他同龄,即使琅琊伏氏家学深厚,但也不一定能答得比他还好。

不过想想也是,当今时代没有印刷术,全凭照书抄写,费时费力,能比蔡邕博学者,就是数百年的大家族,都很难出一人,与其向背。

蔡邕在东观校史经年,期间浏览皇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亦不过抄书数千卷。但你要抄书,也要先能借到书不是?可是,世间有几人能像蔡邕这样借阅皇家图书馆?

而世家大族之中,就算是琅琊伏氏这样的纵横两汉的家族,论起藏书,敢和皇室比?这也是后世不少人为董卓烧毁雒阳不耻,实在是他烧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巍峨宫殿,豪宅建筑,还有那后汉搜集前汉典籍,和它自己兴盛的文化。

汉代有一句名言叫:“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很简单,即钱财无用,只有经书才是出人头地的最快捷径,同时也说明了当今时代里经书的珍贵。

而经过震铄古今的大儒们注解的经书,则已经不能用珍贵一词来形容,侥幸拥有的人,必然是藏于家中,以作家传之学,不肯轻易示人。这也是为何总有人不远千里、万里,长途跋涉,也要拜某人为师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只有从某人处,才能学到独到的学问。

蔡珪无疑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父亲,是天下知名的大儒,更是各种文化艺术无所不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