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孤光点萤(3 / 4)
又做父母的哪有不想儿女好的,见她真心悔过,父亲便也有意提拔刘铮,也道他并非无才,或许可堪重用。只是,这扎根在烂泥之中久了,难免便急于成就,趋于功利。刘铮,便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这俗套之中。
如今,亲眼见着刘铮这急于求成的模样。亲见他今日才至鹏城,方见众将,便闹出此等笑话。一时间,他也不由叹息,叹他这妹夫,真是功利有余,聪慧不足!遂好在今日纰漏尚可补回,但终究还是要直言敲打于他的。
听及娄擎所言,凭心而论,刘铮亦知,自个今日实是过于心切。只是他本想趁这鹏城危急一展抱负,哪知横路插出个王三郎。论出身论名声,王三郎早便占尽了先机,如今鹏城众将待他之心服口服,更是叫他难有用武之地。遂他本想搏一搏,抓他的漏洞。哪知,识局不明,反是铩羽而返。
秋风如姜芥,窗棂外,树叶在风中打着颤。
自始至终,刘铮都是一副卑躬听训的模样,娄擎一时言辞激烈,他亦谨然受训,末了,面朝娄擎便是深深一揖礼,言辞真切道:“兄长所言极是,今日是铮鲁莽了。往后,铮定依从兄长教诲,谨言慎行,施实才以利民,脚踏实地,为阿九挣一个好前程!”
见他如此受教,娄擎倒是再无话可说了,抬手拍拍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你明白就好。”说着,广袖一甩,便抬步往外去了。
他不知,自他走后,刘铮的表情渐渐变得阴厉,他五指成拳,青筋暴起,眉间的戾气终于遮掩不住,竟是慢慢勾起一抹冷笑,低低喃道:“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壁,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主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既汝等皆视吾如尘泥,又何必允吾奢望,叫吾困于难堪,再道莫要妄求!”说着,他直是扯断了腰间的玉佩,恨恨一咬牙,眸光尖锐而锋利,愤愤低道:“甚么王孙公子!不过是有个好出身罢了!若吾能生在琅琊王氏,何至于虚名在外,连一官职也无?今吾独遭,定不忘怀!往后,这种种愤恨,必将十倍奉还!”
早些年,周如水尚自年幼,公子沐笙为次子,不受父喜,不得母重,倒是过的颇为逍遥。彼时四处游历,交朋结友,才有了今日阔达仁善的美名。亦便是彼时,公子沐笙一次回宫,曾为周如水捎过个石草所做的小枕,枕面松软,清香浓郁,很得周如水欢喜。哪想娄后却瞧不上这乡土俗物,便就擅自扔了,又给周如水换了一方玉枕。
明处,周如水自不敢伤了娄后的好意,只是真到了夜里,不免哭过几回。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