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手术(4 / 5)
吧。”
于是石沛拿着诊断说明,跟理查德谈论起了病况。
薄瑾亭借口上卫生间,离开了住院区,拿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
“喂,一搏,帮我找个人的联系方式。”
“谁?”
“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前院长史密斯教授。”
——上辈子,当祖母死后,他特地调查过这个理查德医生。光光从履历看,理查德医生没什么问题——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医学院,博士学历,Science Citation Index上收录了多篇论文,凭借着这些论文,理查德的职称晋升的很快。不到四十岁,他已经升到了教授职称了。
但仔细调查后,薄瑾亭就发现了破绽:这个人发表的论文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几乎达到了一个月一篇的频率。那么问题来了:一名真正的临床专家,一位一线从医人员,怎么会有这么大把的时间写论文?他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
他特地派了人去了伦敦调查,发现这位理查德教授从不出现在医院里。因为他将大多的时间都花费在实验室搞论文,很少出去做临床实践。
而理查德身边的同事、教授,都清楚他是个什么货色——光说不练——所以无论再忙,他们都不喊理查德这个夸夸其谈的家伙来医院上班。
调查当中,更令人意外的是,理查德虽然不干临床,却是个家财万贯的富豪。他上班开的车都是500万美元一辆的布加迪威龙。而他的父母则是伦敦的下岗工人。
所以说,理查德医生是怎么发家致富的?这真的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
但是上辈子的人生有限,他也没有时间继续追寻下去了。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之一。
不曾想,这辈子还能弥补这个遗憾……
很快,薄一博就联系到了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先生曾经是理查德的带教老师。他深知自己的这个学生,十分热衷于写论文和报告。理查德能年纪轻轻评上教授职称,靠的也是海量的论文发表。但论文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所以理查德几乎不怎么碰临床了。
让这样一个人主持高危风险的心脏搭桥手术,怎么样都不靠谱。
所以,当薄瑾亭告诉了他眼下的情况,史密斯坚决反对理查德参与这一场手术。
“哦,我知道这个理查德,他一年有300天都在写他那该死的论文,还有50天在夏威夷度假,只有五天的时间花在了手术上。”
“他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