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鸿胪(2 / 3)
读书,每年都有一定时间能让学生到各处看看,只是最后要对博士有个交代。
原本,薄庆想到墨家门下学习,可是,墨家并没有典籍设立博士,倒是法家有,所以他就如法家门下学习,偶尔会去诗经博士哪里聊聊。毕竟,博士门也不是每天授课,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聊天攀谈中传播的。
若说人蔘是钱汝君那壶水的重要原料,那么薄庆不会排斥替钱汝君弄到人蔘,毕竟,没有那些特种水,会影响到他的养兵计划。若是钱汝君能够扩充种植就更好了。
虽然薄庆的想法出现了偏差,但结果是一样的,钱汝君得到千年人蔘的目的,的确是为了取得积分,增加空间里的泉水和土地。甚至再打开电纸书的新功能。她相信电纸书里还有很多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
钱汝君想明白了以后,就一直很注意那些卫满朝鲜的人,若是她知道大汉的上党就产人蔘不知道会不会为此时的努力扼腕。
其实在后来人知道人蔘的功效以后,上党郡人蔘的功效被人认为好于辽东那个地方出产的人蔘。不过,此时钱汝君只是凭着后世的印象知道东北和朝鲜有人蔘。而人蔘产地的人原本远在天边,但此刻近在眼前。
在她看来,东北满山遍野的人蔘,不就是她换积分的最好东西吗?要是以后空间的时间流速可以增快,那么种人蔘换积分就容易多了。对了,此时,黄花梨应该也不怎么之前吧?记得清朝的黄花梨家具,好像价格还不高,只是HN黄花梨似乎很远,现在交通这么不方便,运费估计不低。钱汝君心中必去的地方,又多了一个地方。
记得和田玉石好像在一天河流上面,可以露天开采。说不定以后她有机会去西域。好吧,钱汝君从见到卫满朝鲜人以后,就陷入空想。
最实在的做法,还是买。于是她问薄庆说:“卫满朝鲜人来汉朝做生意的人多吗?”
薄庆想了想,不太确定的回答钱汝君:“嗯,每年都会有些人过来吧,具体数量,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们大汉的商人过去的还比较多。他们对于我们的丝绸和茶叶,还有瓷器都有所偏好。对了,你那陶制的水壶可以给她们使用,我帮你换一个瓷器吧!每次我对嘴喝,都怕嘴里进沙子,做得太粗陋了。”
钱汝君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想到可以用上瓷器,还是乖乖闭嘴,不做任何的抗议。既然有商人走卫满朝鲜,那么她就应该去探听看看有没有卖千年人蔘,或者跟他们预购吧!
钱汝君盯着卫满朝鲜人,不到一刻钟就失去耐心,因为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