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最难的改变(4 / 6)
总会遇到科技难关,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想旧时代的制作方式。
其实,全世界的科技水准,真正都大的迈步,是在十八世纪以后,之前做出的东西,多多少少,凭着想象力,还有基础知识,至少可以做出低效率的替代品。
所以也不是不能超越时代的。
钱汝君知道,动力真的开始大规模发生变化,把人类从为了饮食吃饱的劳动解放开来,让更多人的思想,可以解放开了。造成人类知识的进展。
之后,人类的知识,几乎出现大进展。
当然,知识出现大进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西方还有一个跟东方非常不同的分歧点,就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金麦城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没有办法独善其身。
大家都以抄袭会正常的事。
很多写文章的人,恨不得能有多一点的人传抄他的文章,以增加流传的广度。
至于书店,最开始,除了钱汝君的书店以外,也没有书店存在。
当然,钱汝君的书店,也是唯一会付钱给作者的书店。
钱汝君想要创造一种典范。让人们注重起知识产权,可惜关于利润的事情,别人更容易选择高利润的方式。他们还是沿续着以前的作法,想要赚大钱。
但是钱汝君开书店还是有她的优势在。
因为能便宜造出好纸的作坊,除了钱汝君,也没有别家了。
以好纸作为标准,加上邀请的学者专家,因为有钱拿,往往会特别用心在创作上面。所以成品都是不错的,也能接受修改。除了文学方面的书以外,钱汝君更出了很多实用工艺的书。
这方面的书,一般工匠是看不懂的。
然而,在金麦城,还有中央水塔区,却不乏感到兴趣的人,所以销路还不错。
毕竟,以现在的书籍生产速度来看,能出一本书,就要用上不少时间。
这个时代还是毛笔字,虽然比简书进步不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书籍。即使是写了五十页,字数也不过是三千多个字。
反正根后世动不动就达到一百万字的书,真的差别很大。
一本书抄起来,也要两天的时间。所以卖出去的钱,至少要一个人两天工资的二倍价钱。
幸好,对这个时代的有钱人来说,这笔钱不算太多。他们负担的起。
而且因为以前没有书店,现在出的书,他们几乎有多少就藏多少。就算不看,摆着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