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汉女学堂 > 第七三九章 悲催的邓通

第七三九章 悲催的邓通(4 / 6)

不过要下命令的人是钱汝君才有用。

钱汝君想,既然暂时解决不了,那就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东市西市并没有因为中央水塔区的兴起,而变得比较萧条。

毕竟这里有很多有钱人。

而中央水塔区,有些能够学习的东西,就被带回来。

几乎,这两个地方,都在求新求变,但是一个人的消费,大部分还是要落在他生活的地方。

至少做官的人,就没有办法离开,只能在长安城里找食物。

不过,现在的坊市,也不像以前那么严谨了。

当商业规模变大,其实有钱人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钱更为有用,能够拿出来用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享受起当有钱人的乐趣。

不想以前他们只能够去传统的赌坊去买欢乐。

现在,他们的欢乐除了这些,更多是五花八门的吃的,还有各种服饰,还有各种小玩意。

但是市面上的钱还是不够的。钱都被储存在富有人家的地窖里。

想要钱,铜矿的取得,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在大汉,钱最大宗的生产,在吴国还有四川。

这个年代,或许皇帝的兴趣被转移了,邓通并没有被分到四川的铜矿,而那里的铜矿,换成别人来开采。

但是或许是这个人不够狠,所以蜀地的铜矿生产量,一直比不上吴国。

这两个地方,在现在几乎都是偏远地方。

吴国的国王,对皇帝刘恒和皇太子刘启都很有意见,所以得到的好处,已经好几年没有送到长安来了。

倒是吴国里的本地户籍百姓,现在过着很幸福的日子。

或许,在他们眼中,身为吴国人,比身为大汉人更值得荣耀。

现在铸钱的工作,并不是由官方来进行,而是由民间自己进行,所以铜钱也是货物之一。

本来,铜钱的价值跟币面上的价值差不多,但是由于铜钱的缺少,使铜钱的价值升高很多。

而在同时,这些铸钱的商人,却打起了降低成本的小九九,就过,五铢钱就变成四铢钱,甚至变成三铢钱。

铢在做开始,本来是一种重量单位。但是现在币值和本身的成本,越差越多了。

这是汉族传统的劣根性。

以次充好的情况,到后来变成一种普遍的情况。

大汉时代的货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包含早期把贝类,当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