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八章 鸿胪寺(2 / 5)
君天生缺乏耐心。
突然,有一个人跑进来,小心翼翼的说道。
“公主,有鸿胪寺的人过来找公主。”
钱汝君倒是没有告诉这个学生不要害怕。
钱汝君知道,这些人跟学堂岛学生不同,没有经过洗脑的人,终究会跟她越走越远,不会是时常陪在她身边,所以她不需要怯除她的恐惧感。
有了恐惧,人们也不会做太多的坏事。
“鸿胪寺的人不去陪伴外国使节,过来找我做什么?”
钱汝君知道大汉的鸿胪寺还没有后世那种天朝上国的气度。
至少,他们在面对匈奴人时必须低下头颅,夹杂在两国中间的小国,就是顺风草,哪边的风大,就往哪边吹,如果没有风,就自尊自大。
只有南边的邻国,没有这等的好处,只能摸摸鼻子,靠了过来。
这时候还没有送礼物的传统,毕竟大汉皇帝还阮囊羞涩,有那个钱送人,还不如来增进民生。
而皇帝收到的大部分材产,也是粮食。
只能砍几家人头的时候,才能收获些令人眼睛一亮的物品。
“回公主的话,估计还是商税的事情。”
钱汝君也没有多想,脱口而出说道:
“商税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话讲完之后,钱汝君才想到,有什么关系。
这些来到大汉的使者,很多人都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他们必须把带来的物资在长安卖掉,要不然他们连回家的路费都不见得能够出的起。
大汉取消商税很多年,突然收商税,又跟之前不同,让曾经经历过吕后时代,被收过商税的人,也非常不适应。
最不适应的,大概是鸿胪寺的这些使节,他们以前可不用缴交商税,以前他们在需要缴交商税的时候,他们就不在外面贩卖,把客户引进使馆里。
鸿胪寺的官员,必须监督他们的行动,他们不出去活动,还能节省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公开在使馆区做生意的事情,并没有受到阻挠。
但是,等吕后商税时期过去,他们又在外面租下商店,继续做生意,生意比以前还红火。
钱汝君建议的商税,跟以前的作法不太一样,不是一刀切,而是分成很多层级。
具体的差别,就要看你的规模,还有你卖的商品是什么。
对大汉或者这个时间来说,都是头一遭经历这种事,而且钱汝君对大汉以前的商税模式,也非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