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遴选(3 / 5)
够理解这事,时代惯性的差异。
钱汝君也知道自己是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人,她的想法是筑基于二十一世纪的想法,对于大汉的想法,她永远没有办法从基本上就开始理解,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来说,她出生时代的想法,对于她的一生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如果一个人出生之后国家一直发生改变,对于这个人的自我认同就会发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是一个进步的地方,打向一个落后的地方,或许这个人还会觉得幸运。
但是如果被一个落后的地方打下来,并且敌方的政治组织是自己无法认同的,估计也只能哭泣或者是自我了断寻求下一世了。
“不自由,毋宁死。”
这个钱汝君脑子里的核心概念,估计大汉人民没有几个能够认同的。
他们出生以来就没有所谓的自由,不是受限于家族,就是受限于国朝廷的各种政策,所以他们的人生从出生开始就必须对旁边的人只是各种配合,或者是努力在这种配合里面追求指挥别人的权利,因为当你可以指挥别人的时候,配合的难度就会降低。
其实这个会议的举办是钱汝君看到大家遇到的问题太多,他们私底下讨论,有时候没有办法讨论出太好的方式,所以钱汝君就提出大会议,当然大会议不会每一次所有的人都到场,因为有些人并没有办法被接回空间,而且大会议也会耗损个人的时间,不过这些人都是利用时间的强人,所以他们耗损的时间多在等待会议开始的时候,他们会私底下讨论,或者是专心的把书籍带去学习,利用这些时间来做学习。
而且钱汝君也规定了会议开始的时间,不至于你等我,我等你,会议进行的还是比较有效率。
每一次开会,所有的问题解决,只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对于其他人来说,即使它没有问题,听别人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也能够学到很多,可以增进个人的做事能力,所以每一个人也都非常的专心学习,基本上只要提出过的问题,这一群人向来就不会提出了,除非那一次他刚好没有出席,但是他没有出席的问题,即使问身边的人也能够很快的得到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会提到会议上来了,所以会议的问题,每一次都是新的问题,能够提起大家的兴趣。
“这些学生的问题常常是重复的问题,我回答的都快要烦死了,要是他们有这样的会议模式,估计学习的效果会好一点吧!”
“这些学弟妹们的学习能力不行,什么东西跟他们讲了半天,他们都很慢,才能够理解,甚至理解都还有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