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开应试选才之先例(2 / 4)
的都上赶着拍马屁,曹盼挥手道:“说正事,我们说正事。眼下我接管了凉州,幽州数郡,借着审冤查案的名头,我把不少的郡守撤了,无名,子长,甚至是贾师傅都用上了,依然缺人,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招人?”
人啊,随着地盘的扩大,曹盼又再次缺人了。
“曹氏与夏侯氏的子弟中,可用者几何?”周不疑听着曹盼在说正事,亦正色而道。
曹盼隐晦地看了周不疑一眼,“用人唯亲,此为大忌。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天下明白一件事,在我曹盼的眼里,用人只要可用。”
这下周不疑明白了,曹氏与夏候氏的人,曹盼并不打算用在如今新得的郡县内。周不疑道:“求贤令?”
这招是曹操惯用的,曹盼摇了摇头,“求贤令我阿爹用得不少了,但是效果如何?”
如今的曹操其实也同样缺人,或者该说缺一个像郭嘉那样懂他的人。
“我是这样想的,在上庸、汉中等各郡,不论出身,年龄,籍贯,凡通过考试者,皆可出仕。”
此言一出,无论是周不疑还是秦无都带着惊讶地看向曹盼,曹盼道:“自汉以来,均以察举或是征召而选官,造成了世族独大的局面,所谓四世三公,各自推举,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楚。我阿爹所发求贤令虽有成效也是远远不够的。曹冲纸,天下凡有远见者皆知此对天下读书人之利,我想看看,有多少人认同我曹盼。”
曹冲纸,平价盐,曹盼铺垫了那么多,她是真想看一看,有多少人认同她曹盼?
而这一次以考试录取人才,不就是妥妥的科举制的试验,高手藏于民间,哪怕世族垄断天下书籍,总还是有漏网之鱼的,曹盼依然地觉得无论如何她也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天下人一个机会。
投报无门者,或者是待价而沽者,或许会想要试一试她这个不一样的选才之制。
“不疑这便去拟文书张贴各郡。”这各郡,当然就是曹盼所得之各郡,其他的地方,不是曹盼的,没有经过曹盼的清洗,默契的都不会去越界,但是如果这些人跑到曹盼的地盘来,为曹盼而所用,曹盼当然是高兴的。
只是文书一经张贴,除了上庸郡,其他各郡的好些人都犯嘀咕了,如果曹盼不是个小娘子,她想帮要笼络人才而用不是什么不对的事,但是,就因为她的身份,对于她弄出这套选官的考试制度,一度让他们怯步。
周不疑对于这些细微的心理很是了解,找了个机会和曹盼提了提,曹盼问道:“元直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