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 乾隆的试探(4 / 6)
,来至了藏书间。
他沿途一路垂着头,直至来到乾隆面前行礼,皆是一副恭谨的模样。
心底却已将皇上传自己前来的可能设想了无数遍,余光亦将书房内的情形打量了个遍儿,仔细揣摩了一番。
“你是在咸安宫官学里出来的,通晓文墨。”乾隆直接开口问道:“你觉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倘若让你来修一修,你要如何来修?”
一旁的刘统勋闻言花白的眉毛动了动。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有心证明自己没错儿,直接问一句该不该修。给个不该修的眼色便是了,怎地眼色没有,还问要如何来修?
这不是明晃晃的误导吗?
可说谁糊涂也决不能说皇上糊涂,精明如这位帝王。怎会干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刘统勋暗叹自己三十年前猜不透这位皇上的心思,三十年后照样儿还是半点猜不透。
可自己几十年都猜不透,这小侍卫更别提了。
难道还能指望他答的进皇上的心坎儿里去?
乾隆面上喜怒难辨,也不着急,只又将那诗集重新翻开,等着和珅回答。
“回皇上的话。”和珅微微抬起头来。
“哦?这么快就想好怎么改了?”乾隆饶有兴致地看向他。
“奴才愚钝。真想不出该怎么来改。”和珅半点不见紧张之色,徐徐说道:“这首诗无论是从语句遣词,工整对仗,以及意境上而言,都是绝世佳作,改一字而动全身,整首诗的韵味都要跟着变了。”
刘统勋与翰林们闻言皆露出惊异之色来。
这小侍卫,在不知皇上心思的前提之下,竟敢间接驳了皇上的话!
皇上问他如何该,他却道不能改。
这是没心没肺傻大胆儿,还是说读书毒读傻了,真以为这是一个唯文蕴至上的处境?
刘统勋却着神去打量了和珅。
可奈何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眼神不大好使,打量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隐约瞧着长得怪俊秀,确像个读书人的模样。
乾隆眉毛一挑,眼底就显现了一丝笑意来,看着和珅继续问道:“你说的是普通文人的看法。可若你为这南书房的编修,你修是不修?”
听他这么说,和珅已知自己是猜对了。
便更无紧张可言:“站在文人的位置上,奴才认为是‘修不得’。若站在编修的位置上,奴才则觉得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