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 皇帝的‘称赞’(2 / 6)
,略去了一些自认为没必要说的内容,继而笑着道:“总而言之,万岁爷今日没少称赞夫人。”
冯霁雯:“……”
乾隆之前曾听说过她,这是毫无疑问的——不为别的,就为之前自家祖父曾为她参过刘统勋这件事儿,就已经足够让她在京城文武百官中‘名声大噪’一把了。
至于……胆略不凡?
指得十有八九得是她之前死乞白赖地纠缠福康安这茬儿吧?
被一代帝王这么‘称赞’,冯霁雯一时觉得压力山大。
但同时也放心了下来。
乾隆这么说,一则可见他与嘉贵妃只知她当晚去过静云庵不同——乾隆显是得知了当晚全部经过,故而会道那句‘今次才知传言非虚’,说她胆子大。
二则,由此态度看来,后来出现营救太妃的便衣侍卫,应当便是乾隆派去的。
冯霁雯不由在内心长吁了一口气。
数日来积攒在心底的担忧也随之得以纾解了一部分。
虽不知给太妃送去毒酒究竟是谁的手笔,也不知会不会再有第二次,但好歹有着乾隆这个‘靠山’在,多少让人觉得安心不少。
“足见夫人这回立了一记大功。”和珅笑着说道。
冯霁雯自听得出这是开玩笑的话。
此事注定见不得光,有什么功劳好言。
再者——“皇上今日跟爷说这些,只怕并不是单单想夸一夸我这般简单吧。”她凝眸看向和珅。
她虽不知幕后之人为何要赐死太妃,也不知乾隆又为何出手相救,但她清楚的是,此事纵然表面看来她似是误打误撞地迎合了乾隆的心意,救下太妃一命,可皇家到底还是皇家——他们不愿意公诸于世的事情,往往谁也不能妄自碰触。
哪怕是意外,也是不被允许的。
故而乾隆这番主动与和珅半掩半露地说起此事,显是为了让她得以安心之余,好不至于因为疑神疑鬼而致使在人前露出蛛丝马迹来。
也该意识到此中牵扯并非是她所能够承担得了的,从而加倍谨慎小心。
“夫人既如此聪慧,当不必担心才是。”和珅幽幽叹了一口气,似有几分挫败、几分失落,“若非今日皇上隐晦提及,我只怕永远也没机会得知此事,哪怕一丝一毫线索也无法察觉得到——夫人如此擅于保守秘密,还怕会不慎泄露吗?”
冯霁雯听罢有些讪讪。
这人是在暗暗埋怨她对他隐瞒了此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