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 一竿子打死(2 / 3)
琉璃阁中,小茶正与冯霁雯说着。
末了又自认为十分聪明地压低了声音说:“可如此一来,不正让凶手有了提防之心吗?难道没有皇上的准允,便查不成了?”依她看,大张旗鼓固然名正言顺,有皇上的恩准在,办起案来还显得很威风,但这些面子上的花哨,似乎还不如暗查来得省事呢。
大家总说大爷聪明地很,可这回怎么这般不仔细啊。
冯霁雯听罢即是笑了。
他们要的便是让凶手有所提防。
如此大张旗鼓,意正在扰乱他们。
和珅跟她说过,若想一劳永逸,便不能退缩,更不能怕麻烦。
景仁宫。
十一阿哥。
金家。
还有于家。
一个也不能放过。
要么缩着头自保,可既然做了,便务必要将其一竿子全部打死,绝不可留给他们任何喘息翻身的机会——
今日早朝请旨彻查常保死因,不过是一记破门石而已。
冯霁雯举目看向堂外渐渐发暗的阴郁天色。
接下来的路,哪怕是赤脚踩着荆棘,也决不可走错一步。
如今自觉万分幸运且安心的是,她并非一人独行。
……
“你说这和珅,做事也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地很。也摸不清他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了……”
数日后,阿桂早朝后前来傅恒府探望傅恒,在傅恒的病榻前说起了和珅几日前于朝上请旨一事,不免深深皱起了眉头:“如今竟已真的紧锣密鼓地查上了。”
傅恒已难下床,即便是见客,此时也不过是倚在床头,勉强坐起而已。
“既有蹊跷,为人子,于情于理,也该为父讨明一个真相。”他语气有些虚弱地说道:“这无可厚非。”
虽然他暗下觉得和珅的用意当不只是在此。
“错自然是没什么错。”阿桂道:“但你可知外头都是如何议论他的?——道是有这空闲揪着一桩‘人死不能复生’的案子大张旗鼓地请旨,却没功夫过问对自己有着提携知遇之恩的英廉府的死活。”
傅恒笑了笑。
“你又在为英廉大人鸣不平了。”
阿桂与冯英廉的私交最笃,即便是跟着众人骂上和珅一两句,也是有过的事情。
“可不是我一人这么说。”阿桂双手扶在腿上,脸色不平却复杂。
他自也知冯英廉一事怪不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