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 见得不光(2 / 3)
“王大人进京之前,竟早有妻室吗?”
“这怎么可能……”
“竟是从未听说过啊……”
四下议论声嘈杂。
“王大人怎不答我?”钱应明定定地看着王杰,又几近一字一顿地再次问道:“还有那两个孩子——在王大人离乡之时,您的长子刚满十岁,终日守着王大人留下的残书破卷一笔一划地学字;而幼子不过刚在蹒跚学步,尚连一声‘爹爹’都叫不清晰!”
他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你究竟是何人?”
王杰强行定了定心神,却似乎并不否认:“你在此大肆宣扬本官的私事,所图为何?”
“看来王大人是承认我所言非虚。”钱应明寒霜般的眼神显得咄咄逼人:“那想必王大人也愿当着天下人的面,承认自己只能同苦不可共甘,一日得志便抛妻弃子,为了锦绣前程而另娶他人,置妻儿生死于不顾……实则是与陈世美无异的无耻小人了!”
“住口!”他言辞激烈而无礼,惹得王杰勃然大怒。
“怎么,我哪一句说错了吗?”
“你根本不知当年之事真相,仅凭着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便对本官加以污蔑,可谓无知而放肆!”
“当年真相?”钱应明听罢似被激怒,脸上却又露出想放声大笑的神色,偏生牙关咬得死紧,如此之下,整张脸都变得有几分扭曲和狰狞。
“王大人说的真相,可是您进京之后便杳无音讯,直到次年才有您已高中留居京城为官的消息传回韩城?且还是自一位外乡商贾口中得知!彼时,陕西适逢洪涝,钱氏带着两名孩子不远千里上京寻夫,她一个体弱多病的妇道人家在途中不知承受多少艰辛险阻,又在逃难的灾民中受了怎样的委屈和欺侮!又或者您指得是钱氏病死在途中,两个孩子孤苦无依,沦落到要同野狗抢发了霉的吃食来充饥……如此种种,不知是不是您口中所谓的真相!”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年来王大人身居京城,过得却是锦衣玉食,富贵遮眼的逍遥日子!”
他字字竟犹如泣血一般,声音略有了几分嘶哑。
王杰对上他此时已变得赤红的一双眼睛,双拳攥得死死地。
周遭反常的没有一字一句的议论。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着王杰的方向。
“你休要在此处胡言乱语!”
站起来的却是王杰夫人。
她有些颤抖,像是气愤,又像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