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1 / 5)
年节底下, 紫禁城又迎回了阔别四月的主人,气氛格外热闹了几分。
绣瑜虽然不在家, 但永和宫还是打扫得整齐明亮, 门上换了春联,寝殿换了温僖贵妃安排的“曹后重农”宫训图, 正堂里供着妃位年节下该得的金玉如意,如意背后的墙上挂着内务府新制的“九九消寒图”。图上用虚线勾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 每个字九划,每天用红笔填上一划, 九九八十一天之后, 便是春回大地的日子。
以往这都是胤祚的活计, 谁都抢不得。今年又多了个九儿, 绣瑜意思意思填了一划,就搁了笔让他们兄妹两个争去。
回宫第二天就是腊八, 永和宫的厨娘依例拿红粳米煮了七八样粥, 有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胤禛喜欢吃栗子的,胤祚和九儿都喜欢甜甜的果仁儿粥, 除了这几样,旁的不过略尝一口。
他们真正兴奋的是这日学里放了半日假, 绣瑜让他们给宫里的娘娘们送粥去,从寿康宫开始,再来是贵妃的永寿宫,一路到荣妃的长春宫为止。
这也是宫里唯一一天皇子们可以随便吃外食的时候,毕竟贵妃四妃都有孩子, 也是要给旁人送粥去的,谁敢乱来?利益相关,比什么防范手段都有效。
过了腊八就是年,永和宫也开始准备给各家的礼。如今绣瑜手上不缺银子,就是白嬷嬷带着宫女夏香在管这事儿。绣瑜只特意问了给佟家的礼。
白嬷嬷拿了如意馆太监书写的泥金大红笺上来,娓娓道来:“汉锦十匹,蜀锦十匹。玉杯、犀杯各五对。十坛内造贡酒,茶叶六盒。紫貂五,乌拉貂皮十。另有狮蛮玉带一围,金镶奇南香带一围单给姑爷;大红倭缎朝服一套单给承恩公福晋,官绿莽缎朝服一件给公爷。”
这份礼比承乾宫的薄些,但又比宫外寻常亲贵人家给出嫁妹子的礼厚上许多,恰好和了绣瑜的意。
绣瑜遂吩咐道:“你亲自送去。告诉姑奶奶,她婆婆就是个纸老虎。我满人正房福晋最要紧的是管家理事,所谓‘地下一把铲子,炕上一把剪子’。佟夫人是个拎不清的,她若真不喜欢,就该把媳妇关在屋里什么也不教,日后自然有吃亏的时候。你告诉绣珍,不要怕吃苦,立规矩算什么,承恩公府上下十几房主子,几百奴才。她能跟着佟夫人学上一星半点儿,日后自立门户就够用了。”
白嬷嬷领命而去。
终于到了腊月二十,空气里已经是满满的年味。无逸斋虽然还未停课,但是教书的先生们和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