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疯牛惊象(2 / 4)
姚星元对于王庸的夸赞颇为受用,笑道:“虽然觉得你这话有拍马之嫌,可总觉得很舒服。看来我也是一个不能免俗的人啊!”
“这些字大小总计一千三百一十四个,是十年前我在此开设武馆之日开刻的。十年时间,三千多个日夜,才刻出来这么点。开始时候我腰悬空中根本连一点力气都施展不上,别说是凿刻了,就连在这硬石上留下半点痕迹都难。往往人吊上一天都刻不完一个字,全身腰酸背痛,手心都是大泡,稍微一碰刻刀就痛的忍不住。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从每天刻不了一个字到一天能刻十多个,其中艰辛真是不经历难以知悉。”
姚星元仰起头,像是在回忆过往岁月。
“我的暗劲就是在那段时间领悟的,刻字,便是一个发力的过程。寻常刻字你用蛮力,也就是明劲能够刻出一二厘米的阴文。但是再往深里去就基本不可能了。除非天赋异禀,能够刻出十几公分。可是你看我那个字。”
顺着姚星元指点,王庸看向崖壁最中间位置的一个大字。
半米高的大篆体武字,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其实武这个字从古至今变化都不大,大篆时期便是止戈二字构成,只不过构成的结构方位不同而已。由此可见几千年来华夏对于武的真正意义是贯彻如一的,那就是“止戈”。
姚星元让王庸看的当然不是武字写得漂亮与否,而是那一笔一画渗透崖壁的线条。
黑幽幽一道道凹坑,就跟雷电劈出来的一样。夕阳光线照射进笔画凹坑里,却是看不到底。
王庸粗布估计每道凹坑至少有半米深。
这已经不算是崖刻了,而是接近浮雕了。只是浮雕是往外凸显,姚星元这个字却是往内渗透。
“姚师傅,恕我无知,这些字是您用刻刀刻出来的吗?”王庸问。
姚星元点点头:“半米长的大刻刀,一点点刻出来的。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
王庸瞬间惊讶了。
半米长,不是行家根本不了解其中发力的困难。人悬在空中,刻刀长度又超出半米,留给人挥锤的距离变得极短,这种距离根本就不足以发挥出力量。别说了刻字了,就连刻西瓜都不容易。
见王庸惊讶,姚星元信步走到峭壁下,顺手拔起峭壁里插着的一把刻刀,真的有半米多长。
他将刻刀对准崖壁,然后摸起锤子。一伸展手臂,确然距离变得很短,只有不到十公分。
而姚星元毫不在意的轻轻挥下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