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4)
这些苗得趁着清明节以前赶紧种下去,成活率才高。
地里种的最多是桃树,一来桃树苗好育,他前世培育得最多的也就是桃树,一共有九个品种都是他自己培育出来的,早桃晚桃,从阳春三月到九月,一直都有桃子卖。还能酿些桃花酒,他空间里有好几个方子呢。
至于梨树,这边有一种叫棠梨的植物,随处可见,宋玉安不打算浪费地去种植,就在他买下来的板栗园边上就有许多棠梨,他打算过两天就折了枝去嫁接。
那些都是老棠梨树,根深树壮,一旦嫁接活了,那长起来可不是新树能比的,说不准嫁接后今年就能挂果。
再就是葡萄,这也是目前成本最高的,因为这是短藤葡萄,所以葡萄地里要立水泥柱,拉铁丝网。
苗种下去以后,还得去批水泥和铁丝的条子,买回来做柱子。两个月之内得立起来把铁丝网拉好,不然葡萄藤可就满地乱爬了。
葡萄卖不完可以酿酒,所以宋玉安种的也不少。
剩下的樱桃杨梅苹果什么的,数量就不多了,一个是苗少,另一个呢,目前也没有那么多地。
他还得拿出一部分地来育苗呢。独木难以成林,宋玉安包地又能包多少,想要发展成为种植大县,最后还是需要群众的力量。
可农民们饿肚子饿怕了,你就算和他说的天花乱坠,他也不会同意把地拿出来种果树。
只有种出成果以后,他们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利益,才会相信,这件事真的可行。
宋玉安这一片地,说到底还是和那几百亩玉米一样,是拿出来做展览的。
但也不少了,宋玉安看了一眼在地里忙活的叶家众人,他果然是有福气好,找到了一个这么好的岳丈。
别看叶家人天天都来帮忙,但其实除了叶红军叶宝珠,其他人心里没几个支持宋玉安的,都觉得他是在瞎胡闹。
但家里一直是叶卫军在做主,而且叶保国这两年也习惯了听宋玉安的话,所以叶家二房的地都拿了出来跟着宋玉安种果树。田则留着种植水稻。
康彩萍身体不好,三婶和三叔已经决定,等宝珠回来以后,他们会继续留在京城帮三哥照顾孩子。宋玉安直接把京大附近的小院子过户到了三叔名下。
三叔就把他们一家分到的包产地和山头都给了宋玉安,老爷子怕以后万一出个不孝儿孙,还主动签了五十年的合约。
至于叶家大房,大伯和大伯母这种情况哪里是能种地的,宋玉安答应每个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