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4 / 5)
尚书选了这个女婿,当年吴阁老还在殿里嘲笑过他,这些文人眉角偏是多,依朕看,这么个女婿,哪里不体面了?”
张太监笑道:“可不是么——”他的笑意渐渐有点消失,因为看到方寒霄没有跟着笑,而是忽然伏地写着什么。
面君时出现的一点小小不对之处,都可能是大事。
而方寒霄呈上来的这张纸,也确实让皇帝皱了眉:“不是长孙女?是行三的妹妹?”
张太监惊讶极了:这是什么话?
他忙道:“皇爷,老奴听见的确是长孙女,这亲是老尚书在的时候定的,如今老尚书去了都有七八年了,老奴觉着也不可能听错这么久呀——”
“你看。”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把纸递给他。
张太监忙接过,看了一眼恍然大悟:“哦,原是大姑娘病了——”
怕老伯爷病体等不得,只得换成了三姑娘。
于方寒霄来说,就很不走运了,说是差不多一般徐家的姑娘,可嫡女换成了庶女,教养嫁妆等等一定都有差。
张太监唏嘘着:“大公子真是,孝心可嘉啊。”
这样临阵换人的亲事也忍下来了。
皇帝沉吟了片刻,问方寒霄:“方正盛如今怎么样?”
方正盛就是方伯爷,这一句来得略有离奇,但方寒霄忽然意识到,皇帝要问方老伯爷病情,选择召他而不是方伯爷,也许最终为的,就是要问这一句。
隆昌侯在任上出了事。
皇帝想起了方老伯爷。
方老伯爷病得床都下不来,皇帝不可能启用他,问他病情,也就只能单纯地问一问。
但方伯爷没病——他暂时还不知道隆昌侯到底出的什么事,皇帝也不一定为这件事就想换下隆昌侯,但有此一问,皇帝起码是对隆昌侯不满意,动了一点这样的心思。
这一问,借在他禀奏妻子换了人之后,也很有点说不出的意味,因为当年隆昌侯把方伯爷搞下来,靠的就是挑拨方伯爷得位不正有谋害侄儿的嫌疑,现在他这个侄儿回来了,一回来婚事就出了错,虽然他没说和方伯爷有关,但皇帝能在这时候问出来,恐怕——是有点被勾起了前情。
漕运总兵官这个职位,方伯爷不能从隆昌侯手里夺过来。
方寒霄低垂了眉眼,提笔要写回禀。
但好一会,他一个字没写出来。
不,他没在想词,因为写不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回话。
皇帝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