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权臣本纪 > 第120章

第120章(2 / 4)

高声诵起:“臣有言,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别自公卿以下,甚于郎吏,功德才行所任。然臣听闻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按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陈周、汉之法为,缀京房之本旨,可谓明考课之要矣。百官考课,王政之大较,然而历代弗务,是以治典阙而未补,能否混而相蒙,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驰颓,神虑内鉴,明诏外发。臣奉恩旷然,得以启蒙,虽学寡识浅,愿著作典制。”

这奏疏言简意赅,却直指本朝中正之制,何为“毁誉相进退”?又是何人导致“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听得人好不自在,这奏疏也只能出自大尚书之手了,大司徒兼扬州大中正虞仲素就坐在前头,虞归尘要这么定调子,自有其父颜面担着。

英奴略略打了个眼神,内侍会意就此停顿,给廷臣们空出商议的间隙来。

众人一时沉寂,英奴笑道:“众卿倒是说话,大尚书这个提议,众卿到底怎么看?”

少顷,侍中朱毓持笏正色道:“前朝虽多有考课事宜,却无统一由中枢朝廷所定细密严格,明标‘考课’的成文法,臣以为,尚书职权,无外乎五点,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惟化,以掌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赋政;五曰罚法,以考兴行,今大尚书所提正在其首也,臣附议。”

不等英奴思量如何给国舅下评语,坐下御史中丞沈复已道:“《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夷,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史之职不密哉!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若大臣能任其职,百官效法,则孰敢不肃,乌要考课!”

朱毓略瞥他一瞬,接道:“眼下万目已张,自当举其纲。”

沈复略一迟疑,前方虞仲素便缓缓道:“明试以功,三载考绩,诚帝王之盛制也,方才朱大人说前朝多有考课旧例,然而考课之法并没有明著于世。这难道不是因为其法可粗依,其详难备举故也?”

大司徒不徐不疾,语调放得极为舒缓,可话风却急转直下,众人便侧耳倾听,以待高见。

英奴面上虽仍是一片霁色,心底早在叹息,这稀泥轮到虞仲素来和了么?

便也静听其言。

“俗语言‘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