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4 / 5)
他未谙刀笔,意在蔑视,便拿他当贱役,替府衙看管牲畜,一次还置府中呈缴畜簿,正巧碰上众掾史为了驳案而莫展一筹,他当即问明原委,据经折狱,援笔属稿,为此一篇文字,竟又机缘巧合为先太傅成若敖所知,十分赞赏,待大将军事了,成去非为台阁长官,便把他提拔上来,津关沉船一案牛刀小试,甚有成效,亦深得尚书令信任。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才是他行事准则。如今在官家当差,上可报天恩,下可酬小民,不怯不退,唯一能让他犹豫的便是担忧那段文昌的供词是否会让尚书令处境为难。
吴冷西朝他投来赞许的目光:“郑大人你这话糙理不糙,段文昌此人,是读圣贤书读到邪路上去了,本末倒置,颠倒烟白,自以为精明处事,一颗心早烂在了半路,尚书令且为他唏嘘感慨,怕是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一层。”
“你先准备提审这几人,带着尚书令的手谕,我去乌衣巷一趟。”吴冷西说完简单收拾一番,又换了常服朝乌衣巷去了。
红月西沉,夜风已有丝凉意,吴冷西是骑驴来的,虽心是为公,可此身却要出入私邸,他便绝不肯用廷尉署的车驾。
等到那熟悉的府门进入视线之后,他仰首看了片刻,心底泛起叹息:师哥合该开府治事,自能少些掣肘。前几日,韦公仙逝,虞仲素正式领大司徒一职,领军将军周将军在西北前线,将军府形同虚设,真正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便只有司徒府了,吴冷西一时思绪万千,待一阵风过,才提步而上,叩了两声门。
成府的一众家仆同他早已相熟,不用开口,便自觉先一路飞奔去回禀,再把他往书房里领。
抬脚进去时,却见成去非正往手中物件上轻吹着气,定睛一看,原是一枚玉章已现雏形,他兀自纳罕师哥有这雅兴,亦有这技艺,不禁目带笑意看了几眼才道:
“师哥。”
“子炽,用过饭了么?”成去非拿起玉对着烛光打量一番,随即又重拾篆刀,瞥见他毕恭毕敬立在那,摆了下手示意他入座。
“大人,”吴冷西犹疑了下,还是觉得如此称呼方合体,“上回检查官仓粮食,当时并未有何问题,下官不放心,又暗自派人夜里潜进去重验,发现多有怪异处,特来向大人回禀。”
“嗯,”成去非虚应一声,手底不停,“你接着说。”
“那粮仓并不是满的,相反,只表层堆了粮,剩下则是空的。”吴冷西一语方落,只见成去非手底一滞,目中寒光乍起,直直朝他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