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4 / 4)
性情,断无挑拨他兄弟关系之意,不过希冀他这个做兄长的能起劝诫之功,外人只当他兄弟如埙如篪,最不济也得是阋墙外侮,岂不知越是他们这种人家,尺布斗粟,便大可要其性命。
如今廷尉署出面最好不过,顾曙也甚想知道此事个中曲折,那卷宗是如何半途不翼而飞,整个西仁里包括那对夫妻又是如何人间蒸发,顾子昭凶残跋扈到如何田地,想到此,顾曙忽觉得心头甚是愉快,末了收笔,缓缓落“岁在执徐孟冬既朔顾曙画祝成伯渊”款,草书淋漓如急风回雪,再下押着“秋空霁海”的印,自己端详良久,方道:
“这个事到此为止,后续就不用跟了,廷尉署那些人不是吃素的。”
“公子,您说大公子是如何得知这事的呢?”丁壶忍不住探究,一肚子疑虑不解,案件既没送到廷尉署,廷尉署却闻风出动,这也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顾曙还在打量这幅完成的丹青,一笑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上回官仓的案子,最开始亦不起眼,也无碍终成风暴,大公子自是天生慧眼,无所不究,”说着朝手底佳作努了努嘴,“回头把这送到成府。”
“公子,不裱好再送吗?”丁壶就势瞧了几眼,看不出名堂,却也知道送人自然该更正式些,遂多问一句,顾曙轻轻错了错掌,玩味道:“画一旦新裱,就失去这份本真了,不用多此一举。”
丁壶又听得一知半解,转念想那成府的大公子脾性向来有异于常人,自不能以常情忖度,便点头称是,听顾曙另吩咐道:
“不要用锦盒,用普通木盒装着送过去就行。”
总之,如何简要如何来,丁壶听出门道,心道果真合大公子性情,如此看来,给大公子送礼,倒似乎不是件难事,大约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是这个道理,投其所好总不假。
话已说尽,丁壶应声而出,顾曙坐定取过一卷书来,正是《左传》,随手一翻,恰停在“郑伯克段于鄢”篇,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喃喃道:“何至于此,何以回头?”
一旁案几上丹青却寂静如许,时人功业在上,笔墨间的香气亦未散殆,置于芸馆看似无心的年轻尚书,尚没等到天涯霜雪,心底却已开始盼着来年的燕草如碧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