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5)
凤凰六年八月初九日, 常朝,百官就位。此时,自七月上旬东堂所引发的种种事端,因仆射顾曙的畏罪自裁、主薄姜弘、皮子休伏法而暂且告一段落。
具体结案的卷宗已由三司携手出具, 这其间却是半点阻碍也无, 盖因东堂一事事发突然,众人又是骇惧又是懵懂,最终的结局也和众人只在自家府邸的私议相差无几,是故天子于朝堂之上仍是匆匆命有司向百官宣布结果时,众臣除却对光禄勋大夫报之以无尚同情之心,所余不过是一面嗟叹同样木秀于林的仆射竟就此殒命于四姓的同室操戈,一面不忘揣度那已大获全胜的骠骑将军所得所失间将权势只加于己之一身,朝中中书令病体卧榻, 大司徒年事已高精力不济, 庙堂之巅,已难逢敌手,加官进爵自不在话下。
果不其然, 并州征北将军刘野彘不再避讳身份, 带头上表进言:骠骑将军素来坦荡忠诚,公私可察, 今因奸佞险蒙不白之冤,然终力挽狂澜, 除君侧之恶, 当大力嘉奖。
奏呈虽只粗略一提, 却已然开局。百官暂撇去此案仍存的部分疑点不提,案件已了,乱臣伏诛,同凤凰五年并州战事消弭后所临局势如出一辙——
独剩建功者的褒奖需天子坐落。
然事情又非凤凰五年不可比拟者,骠骑将军于东堂事件中已然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枭雄人物,凤凰五年留于并州的一部将士,业已羽翼丰满,真正经过边陲风雪锻造的军队,足胜于江左所控王师。
即便如此,在天子召集群臣共议,赏赐将定未定之际,关于骠骑将军于此事的人情震惊、议论纷纷却从未停止,是以天子诏书明令骠骑将军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后,群臣一片讶然之中回神,不免暗叹骠骑将军劳而无功,圣意竟是如此清晰:乱局之中,天子所寄予者实则不过是凤凰五年当就所寄予者,况且开府仪同三司于国朝不过虚衔,所加封者众矣,并无稀奇之处。
既是如此,骠骑将军当堂再三婉拒的姿态,也只是加剧群臣的臆测:如此奖赏,只要不痴不傻者,自当拒之不受。
大尚书此刻则同样不避身份,道出其间不合理处:
“臣以为今上宜尊旧制,我朝三公、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位同公皆可开幕府治事,不存有仪同三司之说,今上既以圣明之德,谦恭任贤,且此次荆州趁势勾结叛首,顺江而下,公然挟制京畿,今虽不得不回,然于江左终是虎狼在侧,不得安寝,今上欲将大任托付于将军,当迁将军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振天子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