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钉头七箭 星火长河(9 / 14)
”。
情绪意志层面,真实之域层面,涉及到诸多的变数,更是人人都有不同,单从极祖身上,怎么都见不出“普遍性”的东西。
简言之,余慈自认为,他现在的认知,还不够深刻,不够详实。
可是,随着杨祖在中天出手,既而在月畔“护法”,眼神所指,其实都是明月真意所向。
月光切入八景宫与无量虚空神主的战线层面,也照在罗刹鬼王身上,同时兼顾参罗利那,还有上清、八景体系中所有的生灵。
等于是余慈又开启了一个视角,而且,由于杨祖的特殊性,这个视角无疑是最深邃,最通透的。
此时,他的感觉又不同了。
余慈自从强渡心魔大劫起,一直在照映天地万物,他由此知晓:月光照水,可以知清浊;
水映月光,可以知圆缺。
但山石草木等无法反光之物,才是世间主流。
月光照映下去,不过生出乱影罢了,得不到明确的反馈。
当然,其实是有的,就是那些影子。只不过扭曲很大,需要无数个同或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广度上,才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结果。
正如人在世间,孤独一人、有小圈子、大圈子、世人知或不知,映照出来的形象是不同的,但相对来讲,接触的面儿越广,对自我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
这是道德之法的妙处,当年的剑修,便是以此为参照,认清自身。
这里其中,也蕴含了“天人作用”的道理。
但现在,余慈要把“观照内外,区别你我”这个大目标先放一放了。
杨祖自中天明月中出来,就证明,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也正是杨祖的视角,使他在渡劫之时,发生了一点儿微妙的变化。
好像,这时候,又有一门新的神通生成。
小劫小神通,大劫大神通。
大概是余慈人间界、星辰天、平等天、万魔池这么一级级渡劫的缘故,前后相通,神通的生成,也是水到渠成,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可是,中天明月所发,照透诸界的月光中,就多了一点儿什么。
余慈心神微动,已大概知道其特质,心神与月光同化,当空悬照,直指极祖,照出了影子。
见其实,知其影,一也;
见其形,知其神,二也;
见其相,知其真,三也。
当然,以极祖之修为境界,不可能让余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