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4)
大年初二, 回娘家。
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 也俗称迎婿日。
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 分给娘家的小孩, 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一大早, 赵国生两口子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 刘兰秀难得讲究的特意从头到脚给拾掇一番,又面提耳命的再三嘱咐赵国生提好胡须,整理面容。
孩子们也穿着整整齐齐, 打扮得端端正正, 然后被刘兰秀拉倒一旁叮嘱待会去外家在说话、行为等方面要注意些的礼节。
一切叮嘱完了以后, 刘兰秀这才把年前一早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 用油纸包好的白砂糖和冰糖, 还有一包桂圆和糖果以及一瓶三花酒。
白砂糖,冰糖和桂圆、糖果都是买的散装直接称重量的那种,买回家后刘兰秀自己称好一斤装的用油纸包好, 用来走亲戚。
事实上, 那所谓的一斤,都是□□两重,都是刘兰秀的吝啬耍小聪明。
“国生,你去爸妈哪里一趟, 把爸妈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 赶时间, 要快。”刘兰秀着急的催促到。
“知道了”
赵国生习惯的看了眼墙壁上的钟表, 这才八点,急什么?
当地习俗,从婆家回娘家临行前,要去婆婆家一趟,按旧例婆婆会捎上一些礼品,儿媳妇让不让婆婆满意,只要看婆婆捎上的礼品薄厚就知道了。
赵国生优哉游哉的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闻着泥土中夹杂着浓浓的喜庆年味,心情莫名的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赵母今年很公平,给三个儿媳妇准备的回娘家的礼品都一样,一只鸡,两斤自家酿的火酒。
在赵母看来,三个儿媳妇又不是新媳妇了,礼轻礼重并不是很重要了,心意到了就行。
“国生,今年你妈这么大方?不会是你又偷偷的背着我给她老人家塞钱了吧?”刘兰秀很是怀疑的猜疑,语气不善。
这婆婆破天荒地头一遭对她这么好,能不怀疑吗?
尤其是母鸡,那是婆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金鸡,盼着它下蛋的。
“你能不能别小肚鸡肠,妈给你们三个儿媳妇的礼品哪年不是一样的?”赵国生深感无语的蹙了下眉头,就算有不一样,赵国生也得这样说。
这婆婆真难做,人家对你好了,你怀疑猜忌她图你什么,人家对你差点吧,你又背地里嚼耳根数落着。
呵呵,好像赵国生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