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祖孙(3 / 4)
这辈子大概也学不到那样的水平了,不止学不到,更伤心自己学了这许久,竟然连同道中人的成果都读不通读不懂,还说什么往后?这个时候其实自己已经知道一些道理了,只是尚未融会贯通,是以凡事只看到‘异表’而看不到‘质同’,便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
“这个时候不能泄气,仍要持之以恒学下去,到了通达的那一日,自然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了多少。这个知道是清清楚楚的,没有一丝疑惑,非常清楚自己究竟知道些什么,又有什么是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才有资格来说一句‘内’与‘外’。若是最开始的那些糊涂蛋,你问他去,就会发现他多半觉着自己好似什么都知道一点似的,随便哪一样往深了一问,又都含糊了。你三舅四舅每每只当我要触他们霉头,实在我不过问问话,看看他们到哪一步了而已。不幸,白吃了几十年的饭,还是两个头死鬼,稀里糊涂活到了今日。”
傅清溪听着老太爷所言的四步,知道自己这会儿大概算第三步上,已有所知,更有所疑,正该继续坚定向学的时候。便又问起这心象的事来,老太爷微微点头道:“这心,可是个吓人的东西啊!人心是什么?人心不过一堆念头罢了。可你若没有这堆念头,你便没有个支点,也无从再说向学。可又正是这个心,常叫人学不下去或者学偏了。你这回也试过了吧?心底里盼着这事儿能成的时候,便是明明有证据证明这事儿成不了,你也不信的,不自觉地就舍了这细节,下意识地要证明自己盼着的事儿会出现。
“所以为什么说有人会‘利令智昏’呢!再聪明一人,若心性不足,碰到于自身大利益合自己大欲求的东西,脑子就坏了,从前学的什么三思而后行、什么持心要正,连阴司报应都不怕了。这就是那个心起了作用,前后左右都看不见了,只盯着心里渴欲的这点好处去了。许多时候,说‘人同畜生’相别,就是差在这一点上。还有另一句话叫做‘怕什么来什么’,也是心对智的影响,心里存了惧怕,急着想要缓解这怕处,便容易昏招迭出。可见这心里的东西,可以叫你‘知’也变成‘不知’了,你说厉害不厉害?
“心在哪里,是非对错都会跟着变化。所以你说往后向学是一者向外求多知,二者向内求自明,这话很对,再对没有了。你这年纪能有这样领悟,实在难得。至于说往后向学该如何的话,想必你如今也知道了,这向学都是得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没有捷径通途可用。是以外祖父也没什么细处好说,只一个行路经验,说给你听听。
“这向学而又学有所成之人,已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