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4)
豫王说了有好戏看, 叶芊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京都的动静,却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之处, 当然了, 要是动手前就让别人察觉到,那也肯定不能成功了。
过几天就是秋闱了, 是各地的秀才们考取举人的时候, 不过这事和侯府没什么关系, 叶询和叶硕都算童生,连秀才都不是。
叶础倒是会参加此次的秋闱, 二太太齐氏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因为要连考三场,每场又连考三天, 考生不能出来,吃睡都要在考场, 所以,齐氏打听着该带些什么吃的,该穿什么衣服晚上不会冷,好在乡试都是各地考生在自己的家乡参加考试, 京都的秀才们就在贡院, 不用去很远的地方。
齐氏还想让叶础去向济平候讨教一下,济平候当年可是状元郎,乡试考举人的时候也是第一名, 肯定很有心得,不过被叶础坚定地拒绝了, 他也隐约知道父亲当年做了什么,到了今天,大伯父没有对二房赶尽杀绝就算是心慈手软了,他怎么好意思再凑上去。
齐氏很无奈,孩子们大了,都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说什么也不肯听了,叶础愈发地沉默,叶蓉死活不肯议亲,叶芙进了东宫,连个信都没有,叶芝倒是嫁得不错,可毕竟是庶女,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总是隔着一层,成亲后和他们也不亲近。
齐氏积极地准备着考试的东西,只盼着叶础能顺利中举,叶础却心情沉重,他对此次乡试没有把握,书院的先生也说他的水平就在边缘,运气好能中,运气差就难说。可看着母亲那么热切期盼的样子,他实在不忍心打击她,更不知道如果没中的话,该如何面对她。
太子推了康王负责此次京都的乡试,这不是什么大事,比不得春闱,那才是全国的举人都要到京都来考进士,这乡试只是地方性的考试而已,康王也不甚在意,召了督考的翰林,叮嘱了几句。
临近考试的前两天,叶础却听书院的同窗说花上一笔银子就能提前知道考题,叶础大惊,这可是舞弊啊,如果事情败露的话,不仅秀才的功名要革掉,严重的可能还会发配边疆。
得知了这个隐秘的消息,叶础很是心神不宁,他不想冒险,可心里却总想着这件事,要是花点银子能提前知道考题,哪怕只知道一部分,自己考中的机会可就大大增加了。
“哥哥。”齐氏没注意到叶础的异常,叶蓉却看在眼里,特意到他的书房来找他,“你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听说这种考试一是凭实力,二是凭运气,没有谁是胜券在握的。再说,这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乡试